北大卖猪者的营销经(3)

2010-04-01 10:54 来源:栖息谷 我要评论    

分享到:

    我亲自去柜台卖过猪肉。虽然卖过很多东西,但我觉得最难卖的是猪肉,我从来从发现还有比猪肉更复杂的东西。一台电脑的定价说多少钱就多少钱,而一头猪可以分解成28个种类的产品。分出的种类不同,质量和价格也都不一样。我们要在最佳的品质下达到最佳的效益。如果按照排列组合的方法来,不知道有多少万种分法?而具体的分法,在教科书中并没有,有点像木匠活,甚至有艺术家的味道。我进行过走访,在天河五山有一对公婆(夫妻),他们卖猪肉有10多年了,但同样一头猪,两公婆分出来的利润至少要差50元钱。
  
  再比如制作腊肠,里面有肥有瘦。一种是80%的瘦肉和20%的肥肉,另一种是70%的瘦肉和30%的肥肉。大家都认为是三七比例的好吃。再比如同样是切瘦肉给顾客,如果是一位靓女,我就会留3%的肥肉给她,可以卖26元/斤。如果多了,她要保持身材,就会嫌肥,会要求剔出去,那点肥肉就变成碎肉,8毛钱一斤,可是如果把它留在肥肉上,就能卖7元/斤。刀的轻重,锋利与否,手感差异等,都有很多技术含量,包括天赋。在这方面,我们也有专门的培训。
  
  有时别人问我是干什么的,我开玩笑说,搞生物的,猪不就是生物嘛!
  
  传统行业急不来
  
  传统行业急不来。我研究了12个大企业,包括沃尔玛、KFC、麦当劳等,打基础至少都要15年。急了就死得快。企业文化的形成、商业模式的完善、外界的认同等,有时感觉像排队(就像当教授,前面的人不退,后面的人难成大牌)。食品行业也差不多。前面的人被淘汰了,就轮到我们了,我们就有机会了。我们的员工,研究生每年的收入都有十万八万,卖猪肉卖成老大,也挺有自豪感。我希望可以做得更好,让兄弟姐妹们的生活过得滋润一些。
  
  回头来看,我的产品都不是红海里的东西,属于蓝海。最好的竞争就是避开竞争,搞差异化经营。我不做那些毛利很低的生意,太辛苦了,我何必去掺和呢?我不惹比我有钱的人,也不惹比我聪明的人,不和他们竞争。惹不起,我躲得起。
  
  在传统的观念中,对于卖猪肉还有很多偏见。我们这个行业长期被很多人误解。我们的一个刀手,他的父亲出了车祸,去世前拉着儿子的手说,“你造的孽,我来受了。儿啊,不要再杀生了。”后来我制作了宣传单,专门为他们开脱。你看,我不仅要负责人间的事,还要安排天堂的事。“其实你们不是下地狱,你们是上天堂。杀了猪,猪肉被吃了就转变成人肉,猪就升华了。它要感谢你们。它原来是畜生,现在变成人了。你们杀猪以后就上天堂了。”现在愿意卖猪肉的越来越多。哈哈!

公司标志
编辑:佚名
连天红 市场营销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