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公司社长青木勤看着路上穿梭行驶的车流,心生感叹:车卖得越多,尾气对城市的污染就越严重,所以不能只顾卖车,而应当通过卖车来促进城市绿化。于是,一个“你买我的车,我为你植树”的绝妙创意在青木勤社长的脑中产生,今后本田公司每卖一部车,便在路边种一棵树。这一举措在消费者中引起很大反响:同样是买汽车,为何不买绿化街道的本田车呢?!令人耳目一新的事件营销,使本田公司的汽车销售量迅速猛增。 同样是借势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的事件营销,“神六”、“神五”的营销效果却迥然不同。2003年蒙牛借势“神五”一飞冲天,全面提升了品牌价值,成为事件营销的经典。两年后的几乎同一时间,中国企业界又掀起了借势“神六”的营销高潮,然而,除了蒙牛乳业继承了“神五”事件营销的精髓外,其它众多赞助企业大都表现平平,还没有一家企业一鸣惊人,脱颖而出。为何却效果迥然不同呢?“神五”作为中国载人飞船第一次升空,在我国航天事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自然是万众瞩目的焦点。神六”虽然比“神五”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但毕竟是第二次,事件悬念少了,事件的轰动效应也减弱了,自然无法同“神五”等量齐观。 可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说别人没有说过的,以奇制胜,这是事件营销成功的关键。 法则三:整合营销传播到位 事件营销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品牌价值,然而一个事件营销产生的轰动效应毕竟是短暂的,想要保持事件对品牌的长期影响,还需在事件后将事件及品牌的相关信息不断灌输给消费者,并把公众的注意力潜移默化地转化为实际购买力及对品牌的忠诚,不至于事件降温后就很快被人们淡忘。这就需要企业在事件中和事件后做好品牌整合营销传播工作。 当年蒙牛借“神五”一飞冲天,除了找准了关联性之外,其到位的整合营销传播也是成功的关键。早在“神五”成功发射前,蒙牛便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策划这次活动,调动了上千人参与,确立了“蒙牛强壮中国人”的传播主题,并与广告公司、电视台签订了“军令状”。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五”安全着陆,就在举国同庆之时,蒙牛关于此次飞行事件的电视广告、户外广告、网络广告在第一时间在各大城市实现“成功对接”,“蒙牛:中国航天员的专用牛奶”在极短时间内传遍全国,同时,蒙牛的销售渠道也积极跟进,一系列整合营销传播行动有条不紊地展开。 然而,同样是“神五”的赞助商,飞亚达的表现却差强人意。“神五”着陆后,飞亚达没有抓住契机积极跟进展开有效的整合营销传播行动,除了央视新闻联播前的倒计时广告外,鲜有其它精彩之笔,中国第一块航天表的身份没有得到人们的关注。直到2003年底,飞亚达才推出一款圣诞手表,显示了自己赞助“神5”的身份,飞亚达虽然也曾推出一款1980元的仿制航天表――“航星”民用手表,然而蜻蜓点水,没有进一步向高端手表市场挺进,错失了借势“神五”进军高端市场的良机。另外,据悉,欧米伽也曾希望高价成为“神五”的赞助商,甚至动用外交途径希望促成此事。但国家出于对民族品牌的支持,最终还是选择了飞亚达。其实,“飞亚达胜出欧米伽”也是一个可以借势的亮点,可惜未见飞亚达有精彩之笔。 法则四:提高事件公众参与度 人们往往对远离自己生活的事件淡然处之,也许事件本身具有很高新闻价值,但因为和自己实际生活关系不大,所以有可能很快就被淡忘了,比如伊拉克战争、外国的自然灾害等,仅仅谈资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