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南浔商人的兴衰

2011-12-09 09:26 来源:和讯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南浔之富,始于明朝万历年间,《南浔镇志》作者刘大均在其 《吴兴农村经济》 中说:“吴兴蚕桑之盛,甲于全国,而南浔一区丝业,又甲于吴兴。”《陶朱公致富奇书》曰:“缫丝莫精于南浔人,盖由来久矣。”

    临近太湖,浙江湖州南浔镇以茧缫成生丝为主,丝织业还不如邻近的双林、濮院等镇发达。最早南浔缫丝主要卖给广东商人,随着上海开埠,南浔人开始自主寻求贸易渠道,一代商帮就此崛起。《南浔镇志》里描述过当年丝市盛况:“小满后,新丝市最盛,列肆遍阗,衢肇有塞。”

  当地人用动物的体积和数量来比喻镇上的大户人家——“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四象”即是坐拥百万两白银的巨富,包括刘、张、庞、顾四大家族。张静江即出生于“四象”之一的张家。

  张静江的故居坐落在南浔东大街108号至110号之间,名为“尊德堂”。那条长长的青石板道,以及粉墙黛瓦与一池碧波,见证过太多南浔商人的历史。南浔作为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地之一,这里诞生了家产能占清政府年收入七分之二的巨富。而如今,唯独精雕细刻的门楣与牌楼和挂在墙上发黄的老照片才依稀可见当年鼎盛。

  相遇

  张静江(1876-1950),字人杰,祖籍安徽怀宁。清代徽商几乎把持了整个两浙的盐业,祖父张贤手持10万引盐(明清制:以盐若干斤为一引)。张静江自小瘦弱,眼睛近视。因为童年时救火,造成双腿瘫痪。

  成年后,张静江的父亲为其捐了一个官,是希望张静江在清廷体制里有所发展,但张静江却最终背离了父辈期望,走了一条全然不同的道路,可谓“毁家纾难”。

  张静江26岁那年,随浙江籍老乡往返于巴黎,为候补道员。但出行多为行商贸易之便。在离开巴黎的游轮上,张静江与当时已经为革命领袖的孙中山不期而遇。

  孙张两人的相遇被后来者屡屡提及,这两人因缘际会,惺惺相惜。离别之时,张静江对孙中山承诺,如革命需要资金支持,发一封电报即可,并以ABCDE为款额暗号。

  1905年,西方的野心家已经用坚船利炮砸开了古老国度的封锁。域外悲风骤至,国内形势云波诡谲——袁世凯的北洋六镇新军训练完成,势如破竹;小型起义此起彼伏。孙中山与张静江的相遇只是乱世流离中的一尾浅波。

  这一年初,孙中山在日本成立同盟会。孙中山的起义,亟需资金。山穷水尽之时,孙中山想到张静江。尽管黄兴等人多加劝阻,孙中山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给张静江发了一份电报,电报仅有C一字。数天之后,巴黎三万法郎汇款悉数寄到,自此张静江被革命党人视若天助。

  在1906年的一年间,张静江不问汇款用途,不断给孙中山汇去钱款。同盟会各地起义不断,张静江财政窘迫,甚至卖掉他在巴黎的通运公司所经营的一个茶店,以及在上海思南路的三套花园洋房,以资革命。但个人力量毕竟有限,所以张静江先是“胁迫”堂兄张石铭借款,又将舅舅庞青城以及南浔富豪拉入同盟会。因此,当时的南浔巨富,或多或少都牵涉进民主革命。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筹建中华革命党,并任命张静江为财政部长。

  1924年,由穗北上的孙中山病重,张静江拖着孱弱病体陪伴其左右,并每日记录下孙中山自病重到去世所有变化。孙中山知道去日不多,留下两份遗嘱,张静江为遗嘱执行人之一。1926年,孙中山离世,张静江在遗嘱上仅书“张人”二字,便因悲痛难以自持,执笔之手颤抖,再也写不下去。

  随后,张静江作为民国元老之一,被推举为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但仅仅两个月之后,张静江以身体抱恙为由,辞去职务,并亲手将中国政坛的另一个风云人物——蒋介石推至权力巅峰。

  浮沉

  张静江与蒋介石之间,既有同乡之谊,亦有张静江惜其少年英雄之义。与黄兴同为孙中山的左右股肱的陈其美是张静江的湖州同乡,蒋介石为其下属。1916年,陈其美被暗杀后蒋介石与张静江结下兰谱。

  张静江不遗余力在党内推举蒋介石,甚至亲自操办蒋介石的婚姻大事,使陈洁如成为蒋的北伐夫人。蒋介石后依附民国四大家族之一的宋家,与宋美龄联姻,为二人关系破裂埋下伏笔。

  1928年到1937年间,张静江与蒋介石因治国方略不同而渐行渐远,终至决裂。张静江被排挤出政治权力中心,但他却在政局的跌宕起伏中辗转找寻到了个人经济事业的最高峰。

  张静江认为,时局已定,理应循三民教义宗旨,发展经济。他说:“本会期于最短期内实现总理建国方略之全部计划,力矫昔日官办事业之弊,以增加国家资本,而裕民生。”简言之,即要发展私营企业。

  基础建设是张静江的另一个发展思路。1929年12月,张在呈行政院文中说:“时局多故,军事频仍,建设事业反大受其影响,如铁路、电政、航政之类,每当军事发生,关于军队之输送,消息之传递,其供应极繁,其所受之牺牲损失亦最巨,致此项建设事业年来不惟毫无进步,且日益凋敝。”

  因此,1930年3月,张静江向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提交《确立全国建设经费保管支配方案以利建设案》,建议成立由财政、交通、铁道、工商、农矿各部部长及中央建设经费保管委员会,实行建设经费会计独立制。每年关税收入增加额、土地税收入增加额、中央及各省官营事业收入,须全部用作发展建设事业之用,规定“各地方收入,除土地税增加额之外,应以30%-50%作为建设事业之用”,以期限制蒋介石对财政干涉及建设费用挪用。

  近代中国,藩篱尽撤,权力操诸外人,因此张静江注入自己民族情感,力求振兴煤矿业,相继整顿长兴煤矿和创建淮南煤矿。1929年6月,张静江提议以铁路电力水利事业为重心,“公营企业,耗费公帑。造路需要大量资本,加上糜费,何来如许资本?”因此他发动民间资本营建民营铁路。1932年张静江联合蒋介石、宋子文、杜月笙等82人,成立“商办中国铁路公司”以集商股铁路。在其营造的铁路中,大部分由民间集资。

  在任建设委员会委员长期间,张静江手中只有公款10万,但创造了5000多万的价值,铺通了浙江全省主要交通干道,奖励实业,振兴国产。

  1929年,浙江省政府首次举办杭州西湖博览会,这在全国都是创举,规模空前,气势恢宏。时任浙江省政府主席的张静江表态说:“此次博览会为建设先锋,中外观瞻所系,于会场设备暨修治道路、桥梁工程,自应略求完美,不容简率。”西湖博览会会址就选定在孤山和里西湖一带,新新饭店被指定为“迎宾馆”。张静江就在离新新饭店一箭之遥的葛岭宝云山山腰建起了住所“静逸别墅”。 西湖博览会后,北山街(现名“北山路”)一度改名为静江路,以纪念张静江这位有功之臣。而新新饭店和静逸别墅则一直保存使用到今天。

  1929年3月,国民党三大,张静江由中央执行委员改任中央监察委员,失去了在中央执行委员会中的表决权。1930年底,辞浙江省政府主席,专任建委会委员长。1931年6月,国民党三届五中全会决议建设委员会应将各部主管事业分别移交各部主管。不久,国民党成立全国经济委员会,由宋子文领导,建委会成为一座空衙门,委员长之位几近闲职。抗战开始之后,1938年1月,蒋介石藉建委会部门分散、机构臃肿为由将其撤销,改由经济部资源委员会接管,张静江独剩得中央监察委员一职。

  日暮乡关

  1938年,身患眼疾的张静江先经由武汉前往香港,并自香港前往瑞士日内瓦治病。在飞机上,张静江怆然回望故国,对账房先生李力经说,此去怕是再也难回了。

  难以回去的,不但是张静江,还有南浔商人的煊赫。随着以日本为代表的机器缫丝开始兴起,传统手工制作的土丝在成色上远不及工业缫丝,难与日本厂丝竞争,被意、法等国所弃。1921年,南浔洗粉兜曾创办了一家缫丝传习所,耗资数千元,试图改进辑里丝的质量,但随即停办。直到5年之后,才由“八牛”之一的梅家创办了第一家机器缫丝厂,但依旧难挽颓势。

  南浔商人苦心筑就的银茧帝国,终究在动荡的时局面前不堪一击。南浔四大家族随战火逐渐没落,或远渡重洋,或不再营商。以刘墉之孙,嘉业藏书楼的主人刘承干为例,苦心搜罗的33万册珍贵古籍在1933年家道中落之后,不得不渐次变卖,没有能够实现他“非徙藏之,又将谋所以永其传”的梦想,刘承干曾自嘲:“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而抗日战争时期,南浔镇沦陷,日军纵火烧房,全镇一片废墟。在中国的近代经济史中,南浔自此了寂无色。

  张静江未必不知道,是非成败转头空,多少人能够成就功名利禄,又有多少人能在侥幸躲过历史的劫难之后,及时抽离残局,功成身退?他一手筑就的财富,与其一生民族理想,一如江南曲折绵延的水道,推搡着他冲向历史漩涡的最深处,早就已经没有撤退的余地。

  数月之后,张静江离开日内瓦抵达纽约,在生命的最后12年中,张静江再也没有回过中国。

  1950年,一如著名医学家袁树珊在张静江讣文最后的批注,张静江一生华章零落成泥,在纽约寓所内溘然长逝,终年74岁。

 

公司标志
编辑:编辑组
连天红 经营管理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