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亮剑》悟销售队伍管理之道(2)

2010-06-15 16:41 来源:慧聪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在李云龙要求下,旅长默认李云龙自行想办法去敌人那里搞武器。结果不到一年,新一团成为武器精良和战斗力强大的八路军,并在击溃坂田联队中一举成名!在击溃坂田联队战役中有这样一幕:通讯员向李云龙传达旅长命令,叫李云龙从俞家岭方向突围。李云龙认为撤退会让坂田联队压上来,那时新一团就更加被动。李云龙的下属张大彪提醒他这是战场抗命,李云龙用担当责任的勇气与张大彪展开了这样的对话:李云龙说,立正,问你个问题,新一团,谁是团长啊?张大彪回答:李云龙。李云龙说:大点声!张大彪说:新一团团长是李云龙,一营长张大彪回答完毕!李云龙说:执行命令吧。张大彪果敢答道:是。这对话既明确告诉下属,团长对抗击命令担当责任,解决了本团队的执行力!后来在收拾战场时,有了这样的对话,张大彪说:团长,还真捞到大鱼,一个大佐,两个中佐,一个少佐。这肯定是坂田的指挥部。李云龙说:太好了,一炮就干掉了一个联队的指挥部。回去,他旅长别想枪毙我,他要请我喝酒!这句话就告诉张大彪部队的执行,不仅仅是方法的执行,更重要的是目标的执行!在李云龙从被服长任命为独立团团长时,旅长要求李云龙用最短的时间,首先是要解决士气的问题。李云龙笔挺立正大声答道:是。从对话的气势来看,李云龙的执行态度很强,结果,李云龙在一周内就大大地提振士兵的士气。

    第三,亮剑中的李云龙应变力很强。战场瞬息万变,作战要与时偕行,与时俱进。事先的静心策划的作战方案,很有可能会遇到新问题,此时要求带队的队长应变,做到与时偕行!战场的应变力是名将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在三国演义中,作为全能的诸葛亮,周瑜病死,没有乘机消灭东吴;六出岐山,无大功而返。诸葛亮若当年用魏延“子午奇计”,很有可能制险而胜。三国志的陈寿评价诸葛亮说: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软欤!”这就是说诸葛亮适合当丞相,不适合做打仗的统帅,因为他打仗缺少变化。就拿马谡的街亭之战,当年马谡率军上麦积山,抢占制高点。在兵法上是不错的。马谡同意副先锋王平分兵扎寨于川上,形成犄角之势,这也不失为应变之计。近年在距陇城数里的薛李川中曾经出土蜀汉的弩机,看来,马谡上麦积山时,手头当有不少弩机。

    如果当年战争出现这样的局面:马谡居高临下,弩机齐发,箭下如雨;分兵驻扎于川上的王平在强弩掩护下进行反击;诸葛亮的后续部队又能及时参战,形成对曹魏大将张郃的反包围,那么,街亭之役恐怕就会出现另一种后果了。

诸葛亮屯兵于祁山,滞留不前,更加速了马谡的覆败。毛泽东对此评价说,诸葛亮不懂关键时刻,主帅应亲自临阵调度以策应战事。作战统帅要善于应变,与时偕行,与时俱进!在企业里,诸葛亮适合做市场总监,而不适合做销售总监。在歼灭黄伯韬的战斗中,李云龙没有按照既定战略计划,反转部队前行方向,直捣楚部队后腰。

    《亮剑》电视剧中有这样的对话,张大彪说:…野师最后指示非常明确,…不怕打乱建制,敌人跑到哪里,咱们就追到哪里…李云龙说:这个命令有点儿意思,那就是说,老子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张大彪:可以这样理解。李云龙说:那我现在调头,插到他楚云飞屁股后面,…也是合理合法的啦!部队停止前进,后卫团改做先头团…李云龙立即根据战场作出作战调整。结果李云龙部队误打误撞闯入了敌人74军师部,面对混乱的局面,采取只认衣服不认人的打法,结果歼灭了74师。为七纵十纵部队打开了局面,并缴获的大量枪支弹药。并打乱了国军的作战方案。在亮剑电视剧21集有这样的镜头,李云龙说:现在已经没有章法了,几万人搅在一起了,啰嗦什么,就是要趁乱把敌人最后一点精神气打掉。李云龙部队穿上缴获的国民军战服,与楚云飞进行了最后的对决,两人均身负重伤。为消灭黄伯韬军团立下不朽的战功!

    军队和销售队伍有很多共性,根本的共性就是争,军队面对的是战争,而销售队伍面对的是竞争,军队要实现的是消灭敌人占领阵地,争夺阵地。销售队伍要实现的把产品换成现金,争夺的是客户。士兵,国之大事;销售员,企业之大事。都关系到组织的存亡,不得不察也。治兵先选将,将源兵魂。企业主们要重视销售经理的选拔和培养。在战术上,带兵打仗的关键是将领们,带领销售员把产品卖出去换成现金的关键是销售管理者。在这个世界,成为一个优秀的销售管理者,需要很多磨练和素质能力,但关键的是学习力、执行力和应变力。

公司标志
编辑:
连天红 经营管理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