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亮剑》悟销售队伍管理之道

2010-06-15 16:41 来源:慧聪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亮剑》是一部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电视剧和小说。很多企业都认为《亮剑》是一部带队伍的好教材,带领员工一起观摩《亮剑》,并学习其中带领销售队伍的方法。有的学到了张大彪的执行力,有的学到了李云龙的领导力,有的学到了赵刚做搭档的艺术,有的学到了旅长的授权艺术,有的学到了孙德胜不怕死的勇敢精神,有的学到了魏大勇的亮剑精神,有的学到了段鹏的机智创新的精神。有的看到了沟通的重要性,有的看到了与时消息的重要性,有的看到了责任担当的重要性。

    作为销售队伍管理研究的专家,黄德华从《亮剑》中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了李云龙作为队长的学习力、执行力和应变力。这三力是带领队伍的关键能力,李云龙就是凭这三力带领出一支战无不胜的野狼群队伍,我们销售经理也可以凭这三力带领出一支积极奋进的销售队伍,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

    第一,亮剑中的李云龙学习力很强。学习力就是学习的力量,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是识字读书,更为重要的是思考和习练。李云龙的学习力很强,主要是其思考力很强。从自己的实践中思考,从别人的战斗中思考。用他自己的话说:打仗时,脑子得活份点儿,不能死拼。

    在《亮剑》电视剧的第二集有这样的镜头:独立团原团长孔捷说:看见了吧,中弹部位全在脸上,哎呀,反正我现在跟你说什么,你都不信,这批鬼子跟以前的鬼子不一样,不声不响的不说,枪还打得贼准,三个人一组,全部自动火器,……人家打完了就走,也不跟你纠缠,让你拼刺刀都找不着人,哎呀,我孔捷没有丢过这么大的脸,真他娘邪门了。李云龙说:你老兄是不是给下破胆了,我听你说了一遍,全是给小鬼子提气,说小鬼子怎么怎么厉害。……李云龙一直在思考孔捷这场战斗失败的地方,并研究如何取胜。在第三集有这样的镜头:李云龙说:……你的部队反应太慢,本来近战夜战,是我们的拿手好戏,可是人家突然跟你玩起来这个,你们怎么还不会打了呢?这是你指挥上的事,赖不了别人。孔捷说:是,我承认,撤我的职也没什么好说的。这表明李云龙善于从别人的失误中进行分析总结,即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亮剑》电视剧第三集中,在李家坡战役中,山崎偏偏把环形工事构筑在高地的平面圆台中心位置,攻击部队在坡下看不见守军,直射火力便失去作用,而迫击炮之类的曲射火力又极少。攻击部队刚刚冲上陡坡,只要一露头,马上就被日军的狙击手打倒。战斗打了整整一天,山坡下躺满了八路军士兵的尸体,最先参加攻击的几个主力团都伤亡过半失去攻击能力。李云龙对旅长没派独立团主攻作战耿耿而怀并与孔捷、赵政委相互埋怨,但依然冷静地用望远镜里观看772团的作战。主攻部队772团在第八次攻击失败后,旅长果断换李云龙率独立团主攻,旅长说:李云龙这小子打仗鬼点子多,什么时候都能玩出点新花样来。李云龙拉住一个刚撤下阵地兄弟部队的一个营长问:“山坡边缘离那个环形工事有多远?”那个挂了彩的营长马上明白什么意思:“有80多米,手榴弹够不着。”李云龙皱着眉头说了句:“硬冲不是办法,这是赔本生意。”李云龙带领部队,施行土工作业的方式向前挖战壕,依托掩体工事投掷手榴弹,打得长崎部队阵脚大乱。李云龙从新一团带来的得力助手张大彪带领突击队趁机挺进,刀枪混战山崎大队,结果山崎大队全军覆没。这个镜头同样说明,李云龙善于从实战中学习(思考),为取胜善于动脑子。他在批评张大彪时,说硬仗得学会动脑子。华野的司令员夸李云龙爱动脑子,可见动脑子打仗是李云龙取胜的关键!

    第二,亮剑中的李云龙执行力很强。

很多人说,李云龙在战场多次抗命,不服从命令,执行力很差。李云龙不是一位好下属,也不是一位好领导。其实不然!销售出身的黄德华认为执行力就是拿着指示去行动的力量,这个指示一般包括方法指示和目标指示。对于作战和销售来说,由于战场和客场情况多变,对于作战和销售来说,执行目标比执行方法更为重要!所以对于部队和销售队伍而言,执行力就是把目标变成现实的力量。执行力强,就是实现目标的力量强,表现为实现目标的次数多,实现的目标出类拔萃!

    执行力不是听话,不是单纯地按照拿着上级的命令去行动,而是用智慧地实现上级给予目标。实现上级的目标而不是实施上级的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说,李云龙的执行力很强。《亮剑》中孔捷曾这样说过:都让旅长把李云龙宝贝惯了,战场抗命,多大的罪名,要搁在我孔捷的头上,枪毙两次都够了。李云龙回答道:孔二楞子,我觉得咱们旅长比你懂礼数。这就是说明386旅长懂得部队执行力的真谛,执行力的底线就是实现目标,方法的执行位于其次。例如李云龙刚接手新一团时,部队还没有形成战斗力,部队缺乏训练,缺少实战经验,最重要的是缺少武器。

公司标志
编辑:
连天红 经营管理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