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意识管理七个方面

2010-06-08 14:36 来源:慧聪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齐国扁鹊作为最有名的医生,出生于医生世家。有人问,扁鹊,你在你家的医术排第几呢?扁鹊说,排最末。人们很奇怪,你名气这么大,怎么会排最末呢?扁鹊笑笑告诉人们,我家弟兄三个,老大医术最高,其在病还尚未发作时,就把病治了;老二次之,其在病刚开始发作时,就把病治了;我呢,在病人的病已经非常严重时才能看出问题所在,然后才出手,所以看起来名气很高,其实医术很低。

    其实,企业也如人一样,不可能没有病,没有危机,所以正视危机的最高境界,就像扁鹊的大哥一样,在危机还没发生前,在日常中警醒,提前化解危机。

    一叶知秋;得到一点微尘,就能看到大千。面对日常生产、研发、销售、推广中的每一个微小变化,总能从中看到深刻内涵和潜在危机,然后预测危机的危害并采取措施,于是危机也就不存在了。

    但人非圣贤,不是所有危机都能扼杀在萌芽状态,那么就要学扁鹊的二哥,发现了打喷嚏就赶紧吃感冒药,不要顾虑重重。企业是一个整体,而毕竟现在危机在一个点上,所以只要控制了点上的症状,不让其扩散,企业同样能良性运营,而这也就是正视危机的第二境界了。

    至于像扁鹊,尽管只能治疗肿瘤等一些大病,但只要把生病组织多往下切一些,多做些化疗,将癌细胞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小则可以让生命延长,大则辅以锻炼,采用科学的态度生活,做事多讲究科学,少点任性,未免不能产生奇迹。

    笔者认为,危机作为一种存在物,就算再进行管理,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史上大小也会遇到一些危机。只要能正视,冷静分析,认真对待,能明白危机的多棱性与转化性,然后妥善化解,这同样于企业有好处,就像每年得一次感冒,反而更利于人身体增强免疫力,提高肌体功能,让生命更健康更优质地生长发展一样。

    大凡从事企业的人都知道,人才、技术、产品和营销等因素是企业现阶段的核心竞争力指标。而这些因素背后的企业文化则是一个企业能够长寿的生命力指标。很多看上去很红火很景气很热闹的企业,常常在突然间就倒下再也起不来了。究其原因,大多是缺乏危机意识所致,或者是危机管理出了问题。所以,今天笔者着重讲一讲危机意识。先看个案例吧

    英特尔公司前CEO安德鲁在价值五亿美元的有缺陷的英特尔奔腾芯片必须被召回并更换的灾难性事件后,在其自传《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一书中说道,商业成功饱含自身毁灭的种子。因为商业环境变化不是一个连贯的过程,而是一系列亮点或者“战略转折点”,一个公司运营的基础突然发生变化并且没有预先的警告,这些点的出现可能意味着新的机会或者是终点的开始。因此,经历一个战略转折点意味着混乱、不确定和无序,变化就像生一场病,只有预警与防范机制强大的公司才能成功地应对。问题管理就是从被动的救火状态转向主动的出击管理,这些任务的完成要依靠问题管理方法与流程,问题管理的目标是设法找到突发事件的根本原因,采取根除这些原因的措施,彻底消除突发事件或潜在的突发事件。

    笔者从国内外企业应对危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中可以得出结论,对危机意识进行培养是企业抵御危机侵害的有力武器,一般,危机意识管理有如下七个方面。

    1、树立危机意识:要培养企业全体员工的忧患意识,企业领导人首先就要具备强烈的危机意识,能把危机管理工作做到危机实际到来之前,并为企业应对危机做好组织、人员、措施、经费上的准备。

    2、设立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它可以由以下人员组成:企业决策层负责人、公关部负责人和公司一些其他主要部门的负责人。这些成员应保证其畅通的联系渠道。当危机发生时,该机构自然转型为危机领导核心。

公司标志
编辑:
连天红 经营管理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