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的关系利器(2)

2010-05-29 08:15 来源:中金在线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南德集团前董事长牟其中在我失业时,收留我,后来又一路提拔我,直至负责整个南德集团的投资评估工作。

    王功权无目的交往

    口述|鼎晖投资合伙人 王功权

    经商多年的我从没有强烈的冲动要去刻意寻找所谓的黄金人脉。尽管成为朋友之后,某些人会给我带来商机,但对我来说更愿意选择“朋友是朋友,商业是商业”的人生原则。实际上,在朋友圈里寻找商机反而有局限——如果事情做得不好,朋友可能也做不成。

    我之所以不会抱有强烈的商业目的去结识人,是因为我坚信商业合作的前提是彼此可合作的条件对等、相互资源能够匹配。比如说,就算和马云坐在一起,有人要从他身上捞钱,却不一定捞得到。

    但是,毕竟商场多年,很多状况不可避免,的确有几位企业家,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占有重要位置,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说是良师益友不算为过。

    南德集团前董事长牟其中是其中的一位。在我失业时,他收留我,后来又一路提拔我,直至负责整个南德集团的投资评估工作。

    他是一个很有想象力和前瞻性的人,做的事情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投行业务——资源整合,牟其中也确实成功操作了以物换飞机这样的易货贸易。但在当时被大家说成皮包公司。所以,假如换做今天,南德的业务不会引起那么多非议。

    冯仑也算是我一个很好的人脉。我认识冯仑的时候,他在另外的单位。因为要搞舆论研讨会,别人介绍他来募钱,我当时是海南开发建设总公司的分公司经理。他跟我很谈得来,而且他只要4000元钱,我就同意了,但他却没有要,他说,“功权可堪大用,可做大友,所以这点小事就不麻烦了”。这让我感觉他很有性格。

    后来,是他介绍我到他任职的南德集团工作,我们成了同事。他做行政管理,我做业务,不在同一个部门,只是偶尔有一些交流,很多时候是各忙各的。但是,我和他在性格、见解上都合得来。冯仑是一个洒脱、幽默、也很智慧的人。我的知识面也比较广,所以,什么话题都能聊得来,跟他在一起我一点不累。等到后来搞万通时,我们仍选择共事。

    和IDG的周全相处中的几件事情让我对他特别欣赏,所以我跟他合作了很久。

    相识之初,还不熟悉的时候,周全提出到我家坐坐。这次拜访一下子把我们二人的距离拉得非常近。当时我很清楚,周全是想通过“家访”进一步的了解我。我很欣赏这种直接的方式。

    还有一件事让我认识到了周全的严谨。在我加入IDG后不久,一次全体合伙人吃饭。闲聊中,一个合伙人冒出一句:“听说π除开了”。周全马上说道,“我们是做投资的,要严谨,不能道听途说。”马上,他给波士顿大学的朋友——一个知名数学专家打电话,开宗明义问:“π除开了吗?”对方说没有。他挂了电话补充说,“做风险投资的人,说话要负责任。”

    还有一次看项目,一位对方企业的代表为了撑门面,夸耀自己跟一个知名人士很熟。没想到周全立刻提出:“你跟他很熟,可以马上给他打电话问好吗?”结果对方不敢打。几件小事,让我在很短的时间里,对周全严谨、简单的性格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

    回顾我的成长经历,有一点成为规律:我几乎都是因为做事而结识一些人,对其中有判断或有感觉的人,我才会继续相处下去,友谊从此开始,商业合作也从此开始。

公司标志
编辑:佚名
连天红 经营管理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