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组织结构柔性化。柔性组织就是具有不断适应和调整能力的组织,组织的对外开放性可以通过其运作过程中的知识积累与进化以及对环境变化的预期来实现组织目标、战略和行为规范等要求之间的重新选择与整合,与环境发展趋同。电子商务的实施,ERP,SCM,CRM,MIS等都具有较好开放性和环境适应性,随着这些管理理念及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将会大大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个性化、柔性化水平,减少决策与行动之间的时间延迟,加快对市场和竞争动态变化的反应,从而降低了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成本,提高了企业组织结构的柔性。在电子商务这一新的变革力量驱动下,企业组织结构不应当是笨重、稳定的传统结构,而应是高度弹性、高度流动性、高度分权的柔性组织。
4.组织结构网络化。现在社会生产体制正在越过强调规模经济、大规模群体化即社会化大生产阶段,逐渐步入灵活的、体现消费者个性的生产阶段;组织决策的范围越来越大,决策结构呈分散化趋势。决策结构的分散化意味着管理组织中的决策点由单一转变为多个。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也逐渐向网络型转变,强调组织内部的个体、群体和部门之间,以及它们与组织环境的关键成分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以快速适应外部环境。在网络组织结构中,严格的等级制形式的命令链被知识网络化形式的沟通所取代,由传统的命令沟通方式变为协商式的沟通方式,从而使组织高效、扁平、柔性和开放。企业组织结构的网络化带来了交易成本的显著降低和管理效率的极大提高。
5.组织结构虚拟化。虚拟组织是以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依靠高度发达的网络将供应企业生产企业、消费者甚至竞争对手等独立的企业连接而成的临时网络,其目的是共享技术,共担费用,联合开发。虚拟组织的出现也是企业组织结构按特定逻辑优化的结果。虚拟组织的出现,反映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组织的“法定”界限已被打破,传统的组织概念也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
6.组织结构边界模糊化。电子商务的实施,提高了组织和个人的信息处理能力,加强了组织之间、组织机构内部职能部门之间和个人之间的联系,不但在横向和纵向上将企业组织内部的层级机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而且也加强了企业组织本身同外部机构和个人间的联系,处于这个纵横交错的密集信息网络中的人、组织内部职能部门和组织本身,虽然有责、权、利的划分,但其工作已通过计算机化的信息网络互相交织在一起,其相互间的边界模糊,随着信息系统应用的深入,组织内部职能部门间的界线、组织间的界线也将由于信息畅通而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