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在先,战略在后(5)

2010-05-25 09:13 来源:中金在线 我要评论    

分享到:

    战略雷同

  如果有机会比较中国企业的战略规划案,你会有一个惊奇的发现,那就是许多企业的战略竟然是相似的,这就是战略雷同。

  为什么众多企业会战略雷同?

  中国改革开放仅30年,企业的发展背景相似,发展路径相似,老板的思路相似,因此导致企业的发展战略相似。

  战略雷同的结果就是大打价格战,企业微利甚至亏损,中国家电行业尤为突出,因而“价格战”几乎成为家电业的代名词。

  当然,对家电业价格战的原因,许多人归之为技术,认为缺乏核心技术是中国家电业产品同质化的罪魁祸首。

  我不认同这样的观点。

  核心技术当然重要。但是,技术的重要性,首先在于解决消费者的问题,而不是技术有多么先进。就像苹果公司推出震撼人心的iPod,从技术层面上说只不过是MP3+硬盘,并没有万众瞩目的新的核心技术,但是,它通过创新设计和营销抓住了消费者的心,赢得了市场。

  所以,重要的是改变思路,重要的是贴近消费者,了解消费者,研究消费者,研究消费者的心智,研究消费者的头脑,研究在消费者的头脑里还有哪些潜在的欲望没有被满足,也就是要在消费者的头脑里进行定位。

  不是核心技术决定了市场,而是能够解决消费者实际问题,或者是能够深入挖掘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用苹果公司的话说就是能“让消费者尖叫的产品”)决定了市场。

  出现战略雷同,究其深层次原因,是企业对战略的误解,不是不知道怎么做战略规划,而是不知道“定位在先,战略在后”。

  定位在先,战略在后

  为什么说是定位在先、战略在后呢?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的目的只有一种适当的定义:创造顾客。”

  一语中的!

  没有顾客,企业生产的产品就无人消费,企业也就无法获得利润,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就只是产生成本。所以,首先要搞清楚的是“谁是你的顾客”,然后,通过一系列活动创造顾客。

  创造顾客,就要了解顾客,然后才知道如何创造顾客。了解你的顾客,在顾客的心智中占据一席之地,这正是定位所要做的。

  在预期顾客的头脑里进行定位,然后通过一系列行动去达到占据顾客心智的目的,而这一系列行动就是战略规划的目的和过程。

  因此,定位在先,战略在后。

  战略是通过对资源的配置来达到企业的目标,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也就是没有正确的定位,战略目标往往会沦为一种臆想,在外部环境稳定时,尚看不出来任何问题,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大的变化,缺少定位的战略往往会因为失去方向而无法判断对与错,使得战略执行不坚定,导致企业走向危机。

  “定位在先、战略在后”,可以让企业可以时时检点自己:我的战略是否与定位保持一致?

  如果企业战略偏离了定位,就要纠正,让它保持正确的方向。

  定位意味着你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懂得取舍。为了维护你的定位,你要放弃一些眼前利益。

  不要被眼前短期的利益所诱惑,贪大求全意味着对企业资源的分散和浪费。而要抗拒眼前利益的诱惑,你必须有明确的定位,只有方向明确你才会做出正确的决策。

公司标志
编辑:佚名
连天红 经营管理
我们同时还为您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