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悟管理(2)

2010-05-17 09:49 来源:中金在线 我要评论    

分享到:

    Ø出于公司整体的角度:有些时候,特别是在咨询行业的项目工作期间,事后大面积的调整,常常会浪费时间、从而影响对客户的服务。

  Ø还有一种隐患:古往今来,没有人是100%正确的。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就会导致一种情况:上司自以为正确的东西,其实是错误的,此时,一个有思想的下属就会面临两难的选择——要么违心的屈从上司的意见;要么坚持己见。遇到真正雅量高致的人还好;遇到伪君子或真小人,那你就等着被修理吧——搞人的手段,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史上比比皆是。如果这个问题处理的不好,在上下级之间,就会埋下沟通不畅的隐患、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同床异梦。

  所以,开始成竹在胸、后来做微调;开始信马由缰茫然不知所向、后来大刀阔斧的修补甚至推倒重来——两者之间,笔者更倾向于前者。

  二、扁鹊三兄弟的故事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扁鹊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回答:“大哥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里的人才知道;二哥治病于病情刚刚发作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只在我们的村子里有名气;而我扁鹊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看见的都是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他们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文王连连点头称道:“你说得好极了。”

  管理学上有个基本原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先控制。“亡羊补牢”,其境界、其效果,当然不如“防患于未然”!1个事后疲于奔命、到处救火,1个举重若轻、从容将灾难遏制在萌芽状态,究竟谁才是高手?

  事前弹性、多元化(海纳百川、多听取不同意见),事中全力以赴(只有这一个选择),事后固执(责任感的体现和自信的表现)——这是一般性的解决方案。

  三、多彩世界

  有人说:如果你相信我,就大胆放权,让我自由发挥;如果你不相信我,就不要让我做该事、或是搭好框架让我看图填空即可。

  乍听之下,该言论颇有道理,深究下来,该言论稍显偏颇——世界上不是只有黑与白两种颜色、不是非此即彼。

  有些情况下,限于客观资源或主观因素,事先要界定清晰的框架很难。此时,上下级之间先讨论个大概的框架,在操作过程中,上级有什么重要看法(不是琐碎的细节)及时通知下级、下级有什么重要看法及时请示上级(技术上很容易实现),在过程中修改和完善,这也比事后大面积调整要好——这是例外情况下的应对方法。

  当然了,“事后大面积的调整”,并不能完全避免。它的发生,一般有3种可能:能力不足、不懂管理、极特殊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四、问题的两面

  问题宛如硬币,是一体的两面,面对它,何去何从?

  向左走

  问题本身并不可怕,有了问题,就有了改进、提高和发展的机会。

公司标志
编辑:佚名
连天红 经营管理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