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世博会的三大贡献(2)

2010-05-10 09:38 来源:中金在线 我要评论    

分享到:

  上海世博会主任王岐山更加旗帜鲜明的指出,“城市,让中国更美好”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是各国人民创新、合作、交流的平台,它将打开未来城市的大门,引领新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与城市自然相和谐,推动建设“平安、文明、幸福”的城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可以说,首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正在为治愈世界“城市病”寻找“中西药方”。透过上海世博会,人们将体验到不一样的未来城市形态,也为未来世界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指向:低碳的世界,美好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文明,一个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星球。而这一切,一直是中国人民的坚定追求,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向往。

  贡献三:世界信心。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过去三十年,中国改革开放为世界打开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一发展大国的机遇之门,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成为全球“淘金”目的地,成为跨国公司实现增长目标的定心丸。尤其是金融危机后,中国更成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剂、助推器和救心丸。

  现在,这一历史性使命,再次以上海世博会为支点,撬动全球。

  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实际参展,创造了世博会的历史之最。单是这一数字就足以令“世博会在走下坡路”之类的言论息声。一些绝迹多年或从未登上世博舞台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亮相,为被互联网笼罩的世博会带来了信心、好运和无限可能。

  同奥运会一样,没有13亿中国人的主场参与,世博会永远是不完整的。上海世博会所创造的数十个“世博之最”,不仅给了世博会,也给了全世界最好的信心和礼物。

  这些,也许只有中国能够做到。

  美国《世界日报》社论论得好,世界只要给中国一个机会,中国总能给世界一个惊喜。

  肇始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世博会,第一次大踏步的迈向发展中国家,这在世博会百年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是世博会面向未来新起点的标志性事件。当占全球人口和自然资源60%以上的发展中国家不再被世博会边缘化,它们释放出的热情、活力和信心,足以令人吃惊和震撼。

  菲律宾《商报》的评论恰到好处:上海世博在世界经济从金融危机中缓慢复苏的背景下举行,无疑将给世界各国带来契机和活力。中国在全球经济金融危机期间的出色表现,获各国称赞。各参展国寄望上海世博会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情绪低迷中一股强心剂,提供一个重振信心与勇气的机遇。

  的确如此。胡锦涛主席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的机遇,更是世界的机遇。从北京奥运会时的全球金融危机,到上海世博会时的全球经济复苏,中国见证了过程,更带来了全球责任和信心。
 

公司标志
编辑:edison chen
连天红 经营管理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