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先裁“贵”的(2)

2010-05-05 10:34 来源:中金在线 我要评论    

分享到:

    除直接发放到员工手里的货币性收入以外,公司还根据日资企业的文化,以年功系列为基础,逐年为员工提高社保基数,以及补充医疗保险和其他的商业保险。

  ……

  这样算起来,比茹所做的工作在岗位价值上并没有显著的提升,她能够为公司贡献的价值,还是停留在一个结算岗位的工作绩效的范围内,哪怕她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工作品质稳定的绩优员工。与大学毕业不久做同样岗位工作的新员工相比,比茹太贵了。当今这年月,公司如果新招聘一个结算员,还不是有大把怀揣简历的娃娃脸排队等候着一个10分钟的面试机会。娃娃脸上岗半年即可达到熟悉的水平,而公司只需要支付比茹工资的60%甚至更少。

  贺宁从落地窗里看到默默地蹲在角落里呜咽的比茹。她很想过去说点什么,但又无从说起。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HR不仅要在一个月内完成一份消减20%人力成本的方案,而且要保证业务工作不受影响,以及令各个部门的经理们不至于暴跳如雷,她已经心力交瘁了。

  如果比茹去其他单位求职,假设她找到的是同样一份工作,新公司录用她所支付的报酬亦会是相当或略高于娃娃脸们。因为,任何一个企业在分配有限的薪酬资源时,都会将最好的政策、最好的待遇,去用在最核心的岗位,或者是最不容易替代的稀缺性岗位上。相对而言,这份工作所贡献的岗位价值是有限的,工作技能是容易被培训的,员工是容易被替代的。因此,在价值贡献接近的情况下,HR总监会提出消减那些“贵”的成本。业务繁荣时,这些钱代表了企业文化和价值观,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薪酬总额水涨船高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经济萧条时,这些钱便由人力资本变为人力成本,如果不想办法控制,被消减的就该是贺宁了。

  劳动力的价格与价值往往是不对等的。比茹的劳动力价格较高,但价值有限。就比如,一轮经济洪水肆虐时,星巴克的咖啡卖到30元,麦当劳的咖啡10块钱不到。如果仅仅是想喝杯咖啡的话,在危机当前就别再那么小资了吧。咖啡就是咖啡,再好的咖啡也代替不了白开水,平平淡淡,但可以喝一辈子。

  第三只眼:

  企业的本质是盈利。人才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就一定会有投资回报要求的。不要以为在一个企业里资历老、经验丰富,就一定不会被裁掉,而是要考虑到自己的价格与价值是否对等。如果比茹必需保住饭碗,就要考虑如何使其“性价比”提高。可以与公司协商,将待遇降至一般的水平,将自己的价格回归到理性的价值之后,再去完整地设计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就像我们常常提到的“奥格尔维法则”: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雇用比我们自己都更强的人,我们就能成为巨人公司。但是,如果你所用的人都比你差,那么他们就只能做出比你更差的事情。

公司标志
编辑:佚名
连天红 经营管理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