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公关:态度比方法更重要(3)

2010-03-28 13:13 来源:慧聪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在类似“区别对待”方面,丰田几乎处处犯错。在丰田章男的中国说明会上,有记者问“是否丰田在海外的产品质量不如日本本土产品质量好而造成召回”时,丰田章男回答更是让公众一头雾水,啼笑皆非。他说:“可以这样说,汽车是由道路创造出来的,这句话怎么理解?即使同样一款车,在不同国家和不同使用环境中,由于道路情况不一样,使用情况也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像一道菜的口味一样,同样是麻婆豆腐这样一道菜,在美国、在中国及不同的国家都会有不同的地方。”这就是这位跨国公司总裁在处理危机事件中的表现。

    五、及时通报处理事件的进程

    在危机事件中,通报结果并不是说把事情全部处理完毕之后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就完了,而是对处理的每个阶段性成果都应该进行通报,让公众看到企业对此事件的处理进程。

    丰田公司总裁丰田章男在媒体上承诺,处理此次事件的所有环节都要保证透明。笔者认为这种态度很好,但需要提出的是,这一“透明”需要落到下一步的处理问题的所有环节并及时被公众知晓才行。

    在这一点,肯德基和高露洁曾经做得相对较好。几年前,肯德基身陷“苏丹红”危机时,他们对事件的处理方式非常及时而透明,并且每当处理一件事情后都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公布结果,快速安抚公众的情绪,得到了良好的公关效果。高露洁也表现不差,在多年前的“致癌物”事件中,他们同样把事件的进程及时予以通报,甚至当时的电视广告全部换成通报信息的渠道,把及时通报做到极致。后来,蒙牛也有效利用这一做法,在“三聚氰胺”事件中,通过电视广告向公众及时通报相关处理进程,同样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笔者觉得,危机事件并可怕,可怕的是当企业处理事件时过多追求“利益”、过多强调“方法”而忽略了“态度”。

    大家都知道一句名言:态度决定命运。对危机事件来说,这句话再也贴切不过了。在危机事件的处理上,态度比方法更重要。如果态度过关,方法就算有所欠缺也会挽回损失;而态度不好,再好的方法也会无济于事。因此,笔者希望,在此“危机四伏”的年代,我们的企业一定要秉承一种积极的、负责任的理念,并保持良好而诚恳的态度将理念落实到实处,无论遇到什么事件,都要把“诚实”、“负责”的态度放在首位,真正经得起社会公众的考验,变“危机”为“机会”,进而赢得消费者更高的忠诚。
 

公司标志
编辑:包·恩和巴图
连天红 经营管理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