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古人认为冷气积久为寒,寒冷程度未至极点,故称小寒。
古人有诗云,“君看草树冰霜里,即是东风欲到时”,虽然新的一年从寒冷的时刻开始,但心中仍旧充满希望。 请勤加衣,多保暖,且看银装素裹,静候梅香绕满枝头,我们终将跨过严寒,迎来春暖花开。
在中国北方地区流传着“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的说法,意思是说,小寒节气要比大寒节气的时候更冷,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小寒一般是在“二九”到“三九”的时段,小寒是中国北方地区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小寒过后大寒气温稍升高。中国南方地区最冷是在四九天,四九比三九更冷,四九时处大寒节气内,南方地区大寒比小寒更冷。
民谚:“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这说明了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小寒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人们叫做“数九寒天”。 在中国南方虽然没有北方峻冷凛冽,但是气温亦明显下降。在南方最寒冷的时候是小寒大寒及雨水和惊蛰之间这两个时段。小寒时是干冷,而雨水后是湿冷。
小寒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自然界中的阳气处于一种封藏的状态,人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不要扰动阳气,尽量早睡晚起,以待阳光。
尤其是冬属阴,昼短夜长,阳气不足,人容易生病,每天多睡一小时,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平时就手脚冰冷的人,小雪时节可能会觉得更冰冷。
在寒冷时,如果只是穿得很暖而不戴帽子,体热会迅速从头部散去。
所以说,平时怕冷的人,外出最好带一顶帽子,即使是单帽也有很好的御寒效果。
另外,很多人认为衣服穿得越厚越暖和,其实不然,因为衣服的保暖性与衣服内空气层的厚度有关,衣服太厚且紧贴身体,空气层厚度为零,反而保暖性降低。
因此着衣应选用分量轻、蓬松、保暖性强的羊毛、丝棉、羽绒等制品。
小寒时节是冬季进补的最佳时节,但进补不要冒进,需要给肠胃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要做好“引补”。
什么是“引补”呢?
就是先把脾胃功能调好,这样才可以避免因进补不耐受而对身体造成伤害。
引补的方法也很简单,平时可吃些健脾开胃的药物,如党参、太子参、炒意苡仁、山药、莲子、砂仁等调整脾胃功能。
再根据自身的健康条件,适当服食一些精肉,如牛肉、羊肉、鸡肉以及人参、蜂王浆、牛奶、鸡蛋、豆浆、红枣、桂圆肉等进补。
若进补后无明显的肠胃不适症状,则引补成功。
《四时调摄笺》里说:“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
意思是说,若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
所以,小寒节气应少食咸味、多食苦味,以助心阳,这样就能抵御过亢的肾水,适合的食物包括芹菜、莴笋、生菜、橘子等。
小寒养生,人应顺从自然规律进行冬藏,可以通过适当减少剧烈运动,避免大汗淋漓的形式来藏,也可以通过早睡来潜藏阳气。
而严冬之时适当减少房事次数,也是养藏肾精的一种方式。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藏神”,降低欲望,勿争强好胜,避免过度亢奋,努力不懈,顺时而为。
此外,中医认为,动则生阳。平时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健走、跳绳、做操等运动以助生阳气。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前要进行充分热身,从低强度慢慢开始。运动后不要立刻休息,慢慢减少运动强度。
对于一些体质偏弱或者年龄较大的人来说,可进行室外散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