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3.15到来之时,作为备受媒体关注以及被消费者称为“水深千尺”的红木行业一直都是乱象频生。从以非红木材质代替红木制作家具被媒体曝光,到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央视报道99%家具厂商生产的红木家具含白皮事件,红木行业始终存在消费者利益受到严重侵犯的现象。 对此,记者经过长达一个月时间的明察暗访,通过对国内几个主要红木家具生产基地浙江东阳、福建莆田、北京等地的调查,发现红木行业潜规则始终存在,而且并非存在于少数厂家。目前红木行业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 一、上漆红木家具造假多 上漆红木家具表面光鲜,但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现象存在于99%的上漆红木家具。 很多厂家通过上漆上色在材质方面造假,如:在家具多个零部件夹杂大量白皮;采用非红木材质代替红木;以次料代替好料。这些手段都是通过上漆上色掩盖材质造假,严重地侵犯了消费者的利益,令消费者血本无归。不仅降低红木家具的使用寿命,也让红木家具谈不上丝毫收藏价值。记者建议广大消费者慎买上漆红木家具,尽量选择打蜡的红木家具。 二、木材烘干不到位或者根本未烘干 红木家具烘干优劣直接决定家具的使用寿命。烘干不到位家具易出现开裂、膨胀等现象。据记者统计,大部分厂家在制作红木家具的时候根本未采取烘干工艺。很多厂家的烘干就是采取自然烘干,所谓自然烘干就是将红木原料堆在室外,任它风吹雨打。仅有极少数厂家,比如号称“红木行业搅局者”的连天红中式宫廷家具,拥有多台价值500多万的德国进口的烘干机,在烘干方面总投资达三千多万,在国内尚属第一家。这样大投入的烘干保证了连天红家具不变形,达到最理想状态。 三、贴牌现象不在少数 不少红木企业工厂规模其实并不大,由于各种原因货源跟不上,这些厂家以低价直接从小作坊买进半成品或者成品家具,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低价家具经过稍微加工,再冠以自己的品牌以高价倒卖给消费者,严重地损害了市场秩序也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这样的家具由于不属自己生产,所出现的质量问题也无从得知,给消费者的售后保障大打折扣,给消费者利益带来损害。 四、价格体系混乱 红木行业历来存在着暴利之说。相信很多购买过红木家具的消费者都不了解它的价格是如何制定的。一件红木家具动辄十几万,甚至上百万,这其中的利润到底有多少呢?消费者花费巨资所购买的红木家具它的价值是不是真的与它的价格相符呢?这个估计只有厂家心里明白。值得一提的是,家具企业连天红首创“按斤论价,不折不扣”的销售模式,第一次让消费者明白了红木家具价格是怎么来的。
另外,张剑钊建议消费者在购买红木家具的时候要理性,最好选择大品牌的厂家,毕竟大品牌厂商所生产的家具更加注重品质以及售后服务,不会自己砸自己的牌子。消费者要多了解红木家具的知识,要有维权意识,主动和销售商签订购买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