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与皇权 统治者的先祖 在中国原始社会中,龙是超自然力的象征,是整个社会的共同的精神支柱。到了奴隶社会初期,随着皇位世袭制度的出现和奴隶主对社会财富的独占,龙就转化为统治者一姓的祖先。商代金文中「龙」字的造型,龙形头部冠以且字(祖)形的角(见图八)。商周彝器有很多采取龙纹作装饰,龙头上也有且形角,此皆表示龙与皇权的关联(见图九、十)。这种观念发展到封建社会,龙纹主要就作为皇权的标志。 图九 图十 龙与帝一体化 古代神话里说,黄帝在荆山下铸造铜鼎,铜鼎铸成时,有龙挂着长长的胡须从天而降,黄帝乃乘龙上天(见图十一)。这故事表明人们心中的领袖精神不死,而龙与君主一体,亦一脉相承、 夏禹第一个废除禅让制,把皇位传给儿子。据说夏禹的礼服,绘绣了十二种表征皇权的花纹,名为「十二章」,其一便是龙纹。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玉人,其中男子,其衣领和背部刻着敝纹,前胸有正面龙头纹,两臂各饰一降龙,两腿各饰一条升龙(见图十二)。这证实了天子十二章纹样礼服之说。到了西汉,人们编了一个故事,说汉高祖刘邦是个龙种,因其母刘媪梦与龙交而生,故刘邦喝醉酒时候,头常显出龙形,以此来证明推翻暴秦之合法,可见龙与皇帝已一体化了。后来「龙颜」,「龙体」等成了描写皇帝的词汇。而皇帝的生活用品,也常以龙称之。例如皇帝的衣服叫做「龙袍」,面朝的座位叫做「龙床」等等。龙纹在宫廷装饰艺术中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地位越来越显要。 图十一 图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