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记”虎”突出爪牙(图)(4)

2010-03-27 10:14 来源:中国经济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据考释,这个字在甲骨卜辞中既可做名词又可做动词,做名词时,是(虎方)战俘的名称,做动词时,则表示“执获”(虎方)战俘,因此这个字也是“执”字的一种写法。

    看这个字的形态,是描摹一个戴着虎首的人被戴上桎梏的形象。这表明,虎方人就是戴着虎首来同殷人作战的,显然,是期望虎首能够给对方带来虎一般的威力。

    青睐虎皮 

    虢字借意剥虎皮

    老虎的毛皮,斑纹美观,又厚又软,极其珍贵,所以想得到虎皮是件很难的事情,这种难度也体现在了文字中。

    刘志基介绍,与老虎商量,要谋取它的皮,显然是件很难办到的事情,成语“与虎谋皮”正是以此来比喻要干的事情难以成功。然而这个成语显然又透露了这样一种信息:在人们的眼里,虎皮是非常有价值的,否则他们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谋”呢?

    古人谋皮的举动,直接表现在金文“虢”字之中。

    这个字形,被古文字学家考释为是在描摹一手执虎,一手持兵器剥去其皮毛的形象。

    之所以要不惧艰险谋取虎皮,其实也是一种生存的需要,甲骨文“盧”字可以作出直观的说明。

    “盧”,本来表示房屋,即后来的“庐”。据著名学者徐仲舒先生考证,甲骨文的这个“盧”字,上半部分就是屋顶蒙着虎皮的形象,下面的部分,表示的则是火炉食具。从中不难发现古人是非常期望在屋顶上端蒙上虎皮以避风雨的。而“虎”的偏旁“虍”也正是虎皮的形象描摹。

    古人青睐虎皮,有着非常容易理解的理由,古文字“彪”可以作出很好的解释。

    “彪”在金文和小篆中,类型虽有差异,造字意图却无二致:均为以“虎”“彡”会意,“彡”为毛饰画文,表示光彩美观之意义。

    由此可知,所谓“彪炳千古”“彪炳史册”“彪炳春秋”中的光彩意义,原本来源于古人对于虎皮的视觉感受。

    本文特别感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副主任刘志基教授

公司标志
编辑:王丽萍
连天红 图案寓意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