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记”虎”突出爪牙(图)(3)

2010-03-27 10:14 来源:中国经济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古文字的基本构字原则是用笔画描摹物象,经历了甲骨文、小篆等古文字的演变之后,从汉魏的隶书以后,文字发生了重要变化,虎字和实际的老虎形象有很大的差距,不再像古文字那样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虎的样子,只保留了虎的一些基本特征,如虎牙变成了最大的一撇,由图画退化成了文字符号。 

    虎文字•解释 

    为何造字突出虎的爪或牙

    随着时代变迁,“虎”的“爪”“牙”特征并没有削弱,在《说文解字》的小篆里,“虎”的构形依然保持着这种“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状况。直到隶书产生,“虎”字中的“爪”形依然清晰可辨,三国时代的王基碑“虎”字就是明证。

    为什么古人对于老虎,最关注其爪牙呢?刘志基说,不难想象,在以狩猎为主要谋生手段的时代,猎人们对老虎的爪子和牙齿的威力一定会有极为深刻的了解。

    造字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进入农业经济时代,刘志基说,按常理推测,人们似乎可以避免在猎场上与凶猛的老虎短兵相接。但事实并非如此,农耕经济在其发展的初级阶段,并不能完全取代采集狩猎。

    所以说,尽管到了文明相当发展的造字时代,人们要谋求自身生存发展,也难免要与老虎发生经常的冲突。老虎爪牙的威胁,依旧会令人刻骨铭心。

    虎文字•偏旁 

    假借虎威 “虞人”戴虎首威慑野兽

    虎既有威,作为它最聪明的生存竞争对手,人类自然会千方百计假借虎威为己所用。“狐假虎威”这个典故中的狐,其实只是个披着狐皮的人而已。人假虎威的历史事实,同样在文字构形中有迹可循,屡见不鲜。

    在甲骨文中,“虞”字上边是“虍”,即虎皮,下边是“大”,即人。显然描摹的是一个披着虎皮的人。

    “虞”是上古一个官职名,即所谓“虞人”。虞人是掌管田猎的官员,由此可以想象出,远古时代的人们在狩猎之际,每每要披虎皮戴虎首以威慑野兽的场景。

    刘志基介绍,虎威不仅可以被人用来威慑野兽,更可以被用以威慑同类,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虎方”的敌对方国与殷周族发生武装冲突。“虎方”的名字由来,同样被当做是人假虎威的产物,这可以从甲骨文字形中窥见一斑。

公司标志
编辑:王丽萍
连天红 图案寓意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