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具的演变发展(三)

2010-07-13 10:56 来源:木石隅古典艺术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7、明代

    我国家具经过不断的发展、变化到了明代,进入了成熟时期,形成了独特风格,被后世人誉为“明式家具”,是中国古典家具进入实用性、科学性的重要阶段。

    明式家具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当时的社会条件,明初采取了很多恢复经济的措施,使社会经济得以复苏,社会生产得到发展,同时允许个人从事手工艺活动,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陶瓷、家具等手工业都有突出的成就,并产生了我国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髹漆录》、《鲁班经》等著作。随着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园林和宅第的建设兴旺起来,这就需要大量的家具以充其内,加之郑和下西洋,从盛产高级木材的南洋诸国运回了大量的花梨、紫檀等家具原料,由此促进明代细木家具这个品种的发展。同时在明代有一大批文化名人,热衷于家具工艺的研究和家具审美的探求。他们玩赏、收藏、著书和参与设计家具之风,蔚然兴起于文化圈内。这些文化名人的投入,无疑对明代家具风格的成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除普遍使用漆木家具外,社会上开始崇尚硬木家具。《云间据目抄》里记载:“隆万以来,虽奴隶快甲之家,皆用细器。”可见当时争效文人,争购细木家具也是时尚之一。

    家具发展至明代,已是品种齐全,造型丰富,艺术风格日趋成熟。由于明代细木家具用材都是坚固耐久的硬木,所以遗留至今的珍品为数不少。故宫博物院就收藏有大量的明代家具实物。还有不少散落在民间为个人收藏。

    明代家具的风格可细分为四点:1、造型简练、线条为主;明代家具其局部与局部的比例、装饰与整体形态的比例,都极为匀称与协调。不做多余装饰,整体感觉就是线的组合。且线条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2、结构严谨、做工精细;明代家具的榫卯结构,极具科学性。不用钉子,少用胶,设计巧妙的装饰既美观,又起到了加固作用。历经几百年,仍然牢固如初。3、装饰适度、繁简相宜;明代家具的装饰手法多种多样,雕、嵌、描等都有采用,装饰用材也很广泛,竹、牙、玉、石、螺钿,但决不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依整体形态,做恰当装饰。可谓繁简得当,锦上添花。4、用材考究,纹理优美;明代家具的制作充分利用木材的天然纹理,自然优美,令人有不尽的遐想。硬木家具用材多数采用黄花梨、紫檀、鸡翅木、铁力木、榉木等。在制作时除了精工细作外,不加漆饰,不做大面积装饰,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趣味。

    8、清代

    清代是中国古典家具繁荣的又一个时期,清代家具的品种,在明代的基础上多有发展,出现了众多的新品种,家具的造型也与前代不同,突出表现为用料宽绰、体积硕大、雕饰繁重、气度宏伟。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清代家具,从发展历史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清初继承了明代传统,基本上保留了明代特点,可以称为明式。从康熙末至嘉庆一百年间,是清代历史上的兴盛期,也是清代家具发展的鼎盛期。家具的造型、结构、品种、式样,都有不少的创新,生产技术也有所进步。从雍正年开始,家具新品种不断涌现,如折叠式书桌、炕格、炕书架等。在装饰上也有新的创意,如黑光漆面嵌螺钿、菠罗漆面、掐丝珐琅等。另外用福字、寿字、流云等描画在束腰上,也是雍正时的一种新手法。到了乾隆时期,家具生产达到了高峰,留下了大量的传世珍品。这此家具,材质优良,作工细腻,尤以装饰见长,多种材料并用,多种工艺结合,用料宽绰,尺寸加大,体态丰硕,充分展示了盛世的国势和民风。这些盛世家具风格,与前代截然不同,代表着清代的主流,被后世称为“清式风格”。道光后,经历了鸦片战争等一连串的事件,国力衰败,家具艺术每况愈下,传统风格受到了外来冲击,随之发生了变化,进入了衰落期。而我们所谓的清式家具,主要是指康熙末至嘉庆初的清代中期的家具。

    在清代家具中,有苏作、广京作、京作三种艺术风格,一般认为在苏作更多地保留了明式传统,广作更多地代表着清式风格,而京作居于两者之间。

    9、民国时期

    从清末到民国,中国社会经历了暴风骤雨的洗礼。这种历史巨变也深深地影响到中国古典家具行业,自西风东进以后,中式家具受到西方家具的影响,迅速“洋化”起来。制作工艺、装饰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创造出了许多的新品种。如片床、酒柜、沙发等,形成了这一时期中西结合的独特风格。用材多使用红木、花梨木、柚木等,黄花梨、紫檀原料已经枯竭。很少使用了。

公司标志
编辑:姚美珠
连天红 家具简史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