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西方家具设计

2020-07-31 11:54 来源: 我要评论    

分享到:

    整整一个世纪就样飞逝而过,想想在 20世纪如此丰富多彩的现代家具设计的舞台上,竟然没有中国人的一席之地,不免伤感了一阵。好在刚刚完成初稿的博士论文《西方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为自己勉强挣回一点自尊,证明中国的设计文化绝非一无是处。更有许多位设计大师坚定地认为, 2l世纪的设计舞台上一定会展现中国设计的显著地位。感动之余,又突然茫然起来:中国设计师在下一个世纪凭什么去"展现中国设计的显著地位"呢 ?我们确实有非常优秀的设计传统,但中国人自己不会“使用”它们;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也愈来愈全面地了解了世界,但设计领域却是在与“世界接轨”的行列中排列最末,实际上至今仍是“概念模糊”。由此深感悉心分析介绍别人的设计发展的必要。
    已有的设计历程证明,设计创造的灵感之源有三大类:其一来自历史,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大的灵感之源,能够善于吸收先人的成果,加以现代的转化,创新出自己时代的作品,这正是牛顿所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二是大自然,人们生存环境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为设计师提供灵感,尤其是各种材料的运用,包括人类自己创造的各种合成材料,其本身就是设计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三是对其他艺术门类的借鉴,中国自古有“书画同源”。而“艺术相通”的观念更是现代设计、现代艺术的一个基本概念。现代绘画、现代雕塑的发展离不开各大洲的“原始民间艺术品”提供直接的灵感,现代建筑、现代家具的发展更与绘画、雕塑的成就密切相关,不同的文化往往会贡献出各种“新鲜血液”来,在这方面,西方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是个最鲜明的实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说,中国传统的设计思想使西方现代家具设计“先富了起来”。但最重要的,还取决于西方现代设计的发展机制,我认为这是现代中国设计师最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上述三种创造灵感之源,实际上都体现在东西方现代家具的发展过程中。因此,从一个设计师的认识角度去观察家具发展中的设计流变,对认识别人、学习先人,从而丰富自己,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以后的分析将自然而然地以坐具为主,这种“自然而然”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坐具是除传统日本人以外世界几乎所有民族的最主要的家具,也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器具,所以,芬兰设计大师塔佩瓦拉 (Ilmari TapioVaara)说:“椅子的设计是任何室内设计的开端”。其次,坐具是所有家具中最复杂的一个门类,坐具的问题解决了,其他各类家具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第三,坐具又是最富于艺术表现力的品种,其本身就可构成一件艺术珍品,几乎所有的设计大师都对椅子设计情有独钟并硕果累累,不仅如此,许多艺术大师也时常以椅子为题展示其多彩的设计才华,达利(Dali)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例子(图1)。  


    图1 达利(Salvador Dail)1936年设计的Mae West沙发 

    20世纪是人类家具史上最辉煌的一个世纪,它所取得的成就,同其他许多领域一样,超过人类以往全部发展史上的总和。从三年前开始,笔者为了准备博士论文,花了大量的时间在欧洲许多重要的图书馆、博物馆查阅有关资料,有幸接触了数以千计的许多种文字印刷的关于家具史的出版物,最后成形的博士论文是从一个特殊的视角研究现代家具发展过程的一个侧面。与此同时,作为辅助研究,作者亦从家具设计的角度,写过数篇有关现代家具设计、西方家具史研究、中国家具史研究方面的论文,其中一篇题为“ 20世纪家具设计流变”,以那些在 20世纪家具设计史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设计大师作为时代发展中的坐标点,逐一剖析其设计思想及作品。至于如何选择些大师,我主要通过笔者这三年多精读过或浏览过的近百种家具设计和家具史著述中,选取出场率最高的那些名字。这样做当然不可能保持全面性,但起码能够代表20世纪家具设计的主流,实际上任何人都不可能真正全面地介绍某一门类的历史。能够了解“主流”,便可以循此探晓各个“支流”的来龙去脉,从而使设计师和学设计的学生们各取所需。笔者原文较长,限于篇幅,只能再选取“主流”中的“主流”,并进行简明阐述,对于国内有关刊物中已介绍过的几位设计大师,如布劳耶 (Breuer)、阿尔托(Aalto)等,则拟从略,但中心内容不变,即介绍现代家具设计发展的主流。

公司标志
编辑:姚美珠
连天红 家具简史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