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永威《匠心》之——家具是一部史书

2011-12-10 08:20 来源:中华古典家具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一件家具就如同一册史书,一个时代的家具则无异于一部史籍。在家具身上,不但有时代的印记,也有人的影子。

    不同时代的家具在材质、造型、工艺、雕饰乃至气韵上都有各自的特点,绿肥红瘦、千姿百态。明清以前的家具,由于绝少采用硬木制作,存世数量稀少,但也可以从当时的绘画、壁画以及书籍插图中窥豹一斑。

    大唐盛世、气吞山河,这一时期的家具也雄浑壮美,由于正处在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过渡的高潮时期,低型家具与高型家具经常同室而居,这些特点,在唐代绘画中均有所表现。宋代,高型家具日渐平民化,至南宋初年,垂足坐完全替代了席地坐,高型家具就此定型,品种也是多种多样。宋代的国力完全无法与唐代相提并论,也就收起了大唐的张扬,反映在家具造型上,一改唐代的雄浑华美,显示出轻简、挺直、质朴的特点,从而为简洁素雅的明代家具定下了基调。

    明代与宋代之间尽管隔着元代,但游牧民族出身的蒙古统治者不可能在不足百年的时间里对遥遥领先的汉文化产生太大影响,明代家具与宋代家具自然一脉相承,到了明代中后期,硬木的大量输入等种种客观因素,将中国传统家具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明代极为内敛的时代特征,在家具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明代家具造型简洁,大多通体光素,仅在局部略施雕饰以画龙点睛,气韵上则表现出优雅、空灵的特点,而在材质方面,色泽温润、纹理流畅的黄花梨家具格外受皇家及文人仕大夫青睐。

    清代早期的家具大体上沿袭了明代家具的特点,工艺日趋精细、雕饰日趋繁复,至清代中期形成了造型庄重、雕饰华丽、雍容大方的清式风格,反映出康乾盛世独有的时代风尚。清代宫廷偏爱紫檀木,几乎将紫禁城里的明代黄花梨家具统统换为紫檀家具,许多明代的黄花梨珍品家具因此大量流落民间。清末至民国,战乱频仍、民不聊生,人心惶惶的乱世里,人们无法安心生活,匠师也不可能专注于手头工作,传统家具当然一落千丈,但也有它的特点,突出表现为西洋元素的大量运用,反映出中外文化激烈碰撞、西风东渐的时代特征。

    而今天的仿古家具,当然也无可避免地带有种种现代特征,譬如明式造型与清式工艺、清式雕饰的大量融合,譬如木工工艺因现代机械的运用而表现出的高度精确。毫无疑问,数百年后,这些特征也将成为人们对现代仿古家具进行断代的重要凭据。家具身上还有人的影子。尽管家具说来不过是“身外之物”,但它不仅承载了人的情感,也记录了人酌身份、地位、喜好乃至日常活动,待到“物是人非”之时,我们却可以睹物思人。中国传统家具以手工制作,因此,家具从“出生”那天起就带着匠师双手的脉脉温情,而在此后的漫长岁月,家具的主人即使用者也必将留下痕迹,这些痕迹,便是穿越时空的线索。

    从家具的材质上,我们不难判断出主人的身份与地位。明代黄花梨家具为皇家及地位很高的仕大夫所有,而清代紫檀家具几乎是宫廷御用,民间哪怕富贵一方也难以拥有。从家具的造型、雕饰及韵味上,我们也能够看出主人的修养、品位以及对家具的喜好。明代的“簪缨世家”文震亨对待家具就好恶分明、格外推崇“古雅”,在《长物志》中他这样评价榻类家具: “榻者,如花楠、紫檀、乌木、花梨,有古断纹者,其制自然古雅。”这说明,当时的文人仕大夫普遍在家具身上寄托自己的精神追求,并因此指导或参与家具设计,令明代家具呈现出素雅、简洁的基本特征。我们还能够从家具的包浆特点、家具的磨损部位和程度推测主人的一些日常活动,甚至可以去估量家庭乃至家族的面貌。沉默无语的家具,其实可以为我们讲述很多过去的事情。

    正因为家具有着如此丰富的语言,包含了如此丰富的情感,许多人才会对相伴多年、甚至世代相传的家具依依不舍、念念不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曾走南闯北收购古旧家具,旅途中耳闻目睹了太多这样的故事,感慨“多情自古伤别离”的同时,也不禁由衷赞叹中国传统家具的魅力。

    源自:世纪明家区永威之《匠心》

公司标志
编辑:编辑组
连天红 家具简史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