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市场上,除了最接近紫檀的酸枝木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紫檀替代品,其中,非洲木材中与紫檀比较接近的是科特迪瓦紫檀、东非黑黄檀,这些木材并不难鉴别;一般人容易混淆的是紫檀人工林、卢氏黑黄檀和老红木。紫檀人工林主要是产于印度南部的速生林。这种紫檀的特点是没有原始林中所生紫檀十檀九空的特征,其材料整齐,可以制作紫檀大器,外表与原始林紫檀没有什么区别,但开料之后,浅黄色比较明显,色差较大,缺乏原始林紫檀那种橘红色的感觉,其密度也较原始林紫檀差。在市场上,速生紫檀的原木价格并不比真正的原始林紫檀低,同时由于少有空洞,速生紫檀的出材率比较高,所以有利可图,吸引了不少炒家。事实上,这种人工林从纯植物学的角度看确实是檀香紫檀,但从收藏的角度看,与传统紫檀还有很大区别。 再就是卢氏黑黄檀,即俗称的大叶紫檀。它事实上是黑酸枝木的一种,产于非洲的马达加斯加,这种木材的很多特征与紫檀类似,比如新开面颜色橘红、久则转为深紫或者紫黑、划痕明显、气干密度接近1等,这种木材虽然不是紫檀,但在硬木中品质好于红酸枝,从雕花出来的细腻程度看,卢氏黑黄檀并不差于紫檀,但是色彩的醇厚和古雅方面则有不如,所以,其价格也介于红酸枝与檀香紫檀之间。 还有就是老红木,在国家红木标准中,老红木是指产于东南亚的交趾黄檀、巴厘黄檀和刀状黑黄檀等。这些木材从纹理的感觉和细腻程度来看都稍逊于紫檀,但在做旧之后,与紫檀的区别不是很明显。事实上,即使在清代宫廷中,紫檀也是十分珍贵的木材,很多宫廷家具也是酸枝木与紫檀混用。但是,这两类木材还是有可以辨别的特征:从纹理上看,酸枝木有明显的红黄相间的纹理,而紫檀则具有琥珀质感的黄色条纹;从色彩上看,酸枝偏艳,而紫檀沉静,都可以区分。 绝迹噱头 在2006年开始的虚拟经济泡沫中,紫檀市场也产生了较大的泡沫。泡沫的产生显然来源于资源的稀缺,在紫檀已经绝迹的说法之下,紫檀价格成倍飙升。2005年之前,紫檀的价格基本稳定,但从2006年开始,每吨紫檀的价格从10万元跃升到30万元,到了2007年的最高峰时到达了80万元;一张紫檀画案的价格从最初的5元至6万元跃升到20万元,最高峰达到40万元,其升值幅度丝毫不逊色于楼市和股市。 而事实上,所谓紫檀的稀缺乃至绝迹只是一种噱头。根据明清家具材质研究专家周默在印度、缅甸等国的考察结果,紫檀在印度并不少见,只是由于紫檀属国际濒危物种,禁止国际贸易,才使进入其他国家包括中国的紫檀数量减少,一些炒家据此制造出紫檀绝迹的说法。近年,由于中国的需求暴增和走私数量的不断增加,很多名贵木材的蓄积量已经大大减少,但还没到绝迹的地步,印度的紫檀如此,所谓的越南黄花梨也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