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紫檀(图文)

2010-04-08 08:10 来源:古典家具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堪称硬木之王的紫檀,因其古雅的贵族气质受人追捧,一些逐利者因此以东非黑黄檀、卢氏黑黄檀和老红木等材质加以冒充,使这一市场鱼龙混杂。2006年后,更有炒家散布出紫檀绝迹的噱头,带动紫檀价格成倍上涨,随着真相澄清,紫檀价格又快速下跌。从市场的这一轮走势看,20万至30万元/吨可能是紫檀市场比较均衡的价格。此外,值得收藏者注意的还包括紫檀器具是否具有优良的工艺。

    古今檀木

    紫檀器具历来被视为尊贵的代名词。孟浩然在《凉州词》中写道:“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据说,用紫檀制作的琵琶声音格外动人。

    中国以紫檀制作家具的起源并不在唐代,目前较权威的观点是,中国硬木家具是明代隆庆和万历以后才开始出现的。一个有趣的证明就是明嘉靖年间,朝廷曾经抄没大贪官严嵩的家产,根据《天山冰山录》一书记录的详细清单,抄没物品中共包括家具8672件,其中没有一件是硬木家具,显示中国真正使用紫檀做家具的时间当在明代的后70年,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文物鉴定大师朱家便持此说。

    紫檀之辨

    关于什么是真正的紫檀的问题,历史上中外学者争论不休,而且经常出现错误的认识,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真正的紫檀,即小叶紫檀,只有一种,它是豆科紫檀属的木材,原产地为印度南部及西南部山区。其他诸如紫檀产于东南亚诸国的说法,都没有强有力的佐证和木材标本实物来证明,但是,在南亚、东南亚诸国以及中国的台湾、海南等地有人工引种的紫檀速生林。

    不过,作为收藏所购买的紫檀家具或者工艺品,很难使用植物学的方法进行鉴别,而且传统意义上,产于印度南部的檀香紫檀的数量显然在不断减少,而当前市场中的紫檀又鱼龙混杂,确实带来了收藏与鉴定上的麻烦。通常,紫檀的鉴别要点有以下几个:其一,紫檀木沉于水,这是因为其气干密度大于1,不过很多硬木都有这一特征,这只是鉴别的条件之一;其二,紫檀的刨花置于无色的酒精液体中会呈现荧光反应;其三,紫檀可做染料,在白纸或者白墙上均有明显的紫红色或者红色划痕;其四,刚刚成器的紫檀为橘红色,在空气中氧化之后,慢慢转为紫红的基本色,而且,紫檀会呈现出黄紫相间的黄色琥珀感的色彩纹理;其五,牛毛纹是紫檀的基本特征,虽然部分紫檀不会呈现卷曲的牛毛纹,但其纹理应该十分细密,当然,部分老红木也有类似的特征。

    上述鉴别只是一种所谓的物理方法,而不论纹理和色彩怎么接近,紫檀的温润之感也是其他木材无法仿制的,所以,紫檀的鉴别有时要凭感觉。比如,同样用紫檀和酸枝木做一件器物,从成器之后线条的温润和雕刻细节的圆滑方面,一眼就能分辨出是紫檀还是其他红木。而且,紫檀深紫色的古雅也不是通过酸枝木做色可以仿制的,所以,不论科学上怎么样定义,从经验上判断紫檀并非困难的事。

公司标志
编辑:姚美珠
连天红 家具简史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