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完美诠释古典情怀和现代理念(3)

2010-03-27 10:51 来源:古典家具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A 收藏红木热潮

    20世纪80年代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赏》一书出版,在港台地区发行了数千册,导致港台收藏家涌入大陆搜觅明清家具。当时大陆根本没有红木家具市场,大陆的古玩商们也不清楚红木家具在国际家具市场上的价格。港台收藏家开出的价码,极大地激发了大陆家具商的热情。他们深入到江浙晋冀陕等省的城乡,到每一间旧宅老户内搜寻,以极低的价格搬走黄花梨、红木、乌木、鸡翅木等明清家具。当古玩商像篦头发似的从南向北篦了一遍后,明清家具的价格暴涨了近10倍。

    在古典家具外流的高潮中,国内的收藏家也开始了红木家具的收藏。首先吸引国人的是迅速上升的价格,它上升的速度,接近和超过了书画和明清官窑瓷器。收藏红木家具除了保值,还能使人感受一下古代文人“笑倚东窗白玉床”的情致。但国人有限的购买力没有改变家具的销售方向。最精美的红木家具还是源源不断地运往海外。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明清家具的交易成为古玩买卖中的重头戏。

    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有一座专门收藏中国古典家具的博物馆,其中主要收藏明式古典家具。在欧洲和港台,明式家具是众多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宝。具有说服力的是:一套黄花梨明式家具在国外最高销售纪录是80万美元,一件紫檀条桌在海外拍卖价高达32.5万美元。海内外价格间的差距,已难以阻止中国红木家具的外流。一些对红木家具很有研究的年轻专家和商家,凭借眼力和勤快,向海外收藏家提供专业的指导和上乘的货色。20世纪80年代末,香港收藏家徐展堂在其私人博物馆开设了“紫檀家具展室”。另一位香港收藏家叶承耀在几年里从大陆和海外市场收进了80余件明式黄花梨家具。

    最具升值潜力的家具只有两类:一类是明代和清代早期在文人指点下制作的明式家具,木质一般都是黄花梨;另一类是清朝康雍乾三代由皇帝亲自监督、宫廷艺术家指导、挑选全国最好的工匠在紫禁城里制作的清代宫廷家具,木质一般是紫檀。在海外拍卖市场,一件这样的家具拍卖额动辄就在六七百万人民币上下,而在20年前可能只卖几百元。

    这两类家具存世至今估计总共不超过1万件。虽然当今价格已很高,但这两类家具仍是最具有升值空间的,而且几乎没有风险,但条件必须是真品,而且保存状态良好。当今收藏家面对的最大问题是造假太多,极易上当。那些对明清家具不很了解,但又有钱做这方面投资的人,不妨选择去一些有信誉的拍卖行,这样会保证投资的安全。

    那些没有太多钱,但又对明清家具感兴趣的人也有投资渠道,不妨选择明清的民间家具收藏。原因很简单,这些家具的价格并不比现代家具贵多少,不过其升值空间相对要小得多。保存10年增值幅度大约在几千元内。这类家具大都是榆木、核桃木、楸木等软木木材。江南产的艺术价值较高,山西产的大多仿北京宫廷式样,广东的则受西洋风格影响,这无疑为有艺术鉴赏力的收藏者留下了一个可供选择的空间。

    现在的黄花梨和紫檀木料大多从巴西和东南亚等热带地区进口,所以材料本身也很珍贵。而且纯正红木家具的流通量非常少,一般都留在收藏者手里不出售了。人们的投资便转向仿古家具上来,而且即使是仿制的东西,由于在材料和工艺方面的要求,也有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仿古家具市场价位一般工薪阶层都能接受,比如一件明代黄花梨的椅子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可一对仿制的红木椅子价格为5000—6000元之间,一张方案为4000—5000元之间,材料主要以红木、花梨木为主。对于一般收藏者来说,只要木材好、造型好、工艺好,就是好的收藏品,而且摆在居室中很显品位。

    刚开始应以红木、花梨木收藏为好,这些仿古家具吸收了明清家具的线条优点,继承了组合严密的卯榫结构,加工考究,雕刻细腻,造型古朴清秀,严谨准确,具有很高的收藏和艺术欣赏价值。随着年代增加,这些仿古家具还是有一个收藏和“过手”的空间,可以兼具保值收藏和使用欣赏的功能。

    B 红木家具的价值

公司标志
编辑:姚美珠
连天红 家具简史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