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营销范式的变更

2010-06-09 16:01 来源:中国营销传播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营销和传统营销的一大“错层”性区别就在于“拓展顾客”还是“细分顾客”。

 消费者洞察,向来是市场营销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消费者的很多需求都是隐藏的,需要营销人员好好去发掘才能看到。

 例如,中国古代有个成语叫作“叶公好龙”。说得是,古代有个叶公,很喜欢龙,家里摆的、画的都是龙,有一天,真龙得知此事,决定来看看叶公,不想,叶公见到真龙吓得四处躲藏。原来,叶公真正喜欢的是假龙,而不是真龙。

 一个成语,知所能流传千百年,一定是有某些地方契合了人类的深层精神本质。叶公好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很多时候,消费者就是“叶公”。因为人生来有一种倾向于模仿和虚拟,而回避真实的“集体无意识”心理。网络游戏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我过去一直强调,虚拟是零距离的真实。只有真正发掘消费者潜在的、虚拟的“叶公式需求”,很多时候,才能真正打开市场营销的大门。

 例如说,Kappa,这个来来自意大利的运动装品牌就是错开表层,真正发掘了消费者的“叶公式需求”。例如,懒,是人性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性的基本体现。人之初,性本懒。我们有句话,叫做“科技以人为本”。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科技以懒人为本”。发现不了这个错层,营销永远无法找到支点。

 还是说说Kappa。Kappa发现,绝大部分人穿运动服并非是真的想去运动,而是想拥有运动的感觉、幻想和激情,穿运动服的人对于运动都是“叶公好龙”。因此,单凭“运动”这一狭窄的细分市场绝不足以支撑运动服产业的未来——除了运动场,必须让更多的人在更多的场合穿着运动服。于是,Kappa提倡运动服的“非运动化”,把运动服“错位”成一种任何“非运动场合”都能穿着的时装,因而获得更大范围的穿着机会和购买频率。Kappa靠“错层思维”去拓展消费者,因而大获成功。

 切记,当你还是在继续细分消费者时候,说明你还停留在20世纪的营销范式,或者你所在的行业还是“红海”。当你开始努力拓展消费者了,恭喜你,你的营销范式已经进入“蓝海”,21世纪的营销格局属于你。  

公司标志
编辑:fhp
连天红 市场营销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