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空降销售十宗罪(2)

2010-05-21 10:39 来源:中金在线 我要评论    

分享到:

    事实上,策划人提出的问题,大部分他自己都解决不了。他只是来源于以前道听途说的一些个人推断,主观的臆测市场,但市场的变量何其复杂,是不去现场就能猜得了的吗?

  习惯捕风捉影,缺乏系统运营能力

  策划人对市场的判断,只是来源于平常工作里的一些细枝末节,习惯于抓点,捕风捉影,而不是从企业整体运营的角度来求解。他对市场的规划、销售渠道的选择、拓展的方式、给予的支持政策、终端的布点与销售并没有完整系统的规划,更谈不上为了一个销售目标,整合企业品牌、人事、行政、财务、生产、研发来系统的解决问题。

  系统运营的指挥决策失误,在销售组织里屡见不鲜。比如针对某一个产品大投特投广告,市场起来后,生产却突然宣告断货;比如新产品一个接一个的研发出来,交给销售却因为不适合现有的销售渠道而卖不出去,让新品一上市就滞销;比如销售急需广告来解决与竞品的差异化卖点传播问题,品牌部却自顾自的大做着形象广告,南辕北辙。

  人在脱离了熟悉的板块后,行为会变得盲目。销售是一个紧箍咒,每个月都会有业绩达成压力,完不成指标,吹得唾沫横飞也是枉然。如果说策划人对市场与品牌有着职业的敏感性,那么对企业生意的整体运营,他可能只是个门外汉,但是为了实现近在眼前的业绩目标,形势已容不得策划人去一点点慢慢熟悉,他只能被迫不断出招,而出招,就要付出代价。

  没有系统推进的耐心,重结果轻过程

  不过,如果策划人拥有从头来过、虚心学习的平常心,能够务实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急于表现,过于武断的去决策,以策划人的市场积淀与悟性,解决林林总总的销售问题未必会难。然而,策划人的空降兵身份与天生的自负性格,决定了大多数策划人不会有系统推进的耐心。

  策划人会经常向销售团队要结果。一般来说,销售团队今天做的市场努力,可能在三个月后的销售业绩中才能体现,并不是当月见效,但策划人不会管这么多,他希望立竿见影。很多时候,如果他今天让销售去开拓某一家连锁商超,下个星期他就希望能在商超终端看到自己的产品,可并不是每件事情都在他的臆想范围之内。他想进场,砸钱进场,采购也未必会让他进,即使答应,一来二去也不是一两个星期就能谈判进场的,如果企业自身的审批流程过于冗长,那周期就更长了。

  对于销售过程,与达成销售结果的各个过程指标的控制,策划人没有关注的耐心。策划人习惯了抛问题定目标,但是目标如何分解,如何达成,过程中如何激励与考核执行人,又该如何去监督和辅导,都不在策划人的关注范围。他只要结果,对于电话中向他解释为什么会进度缓慢,他会粗暴的给予回绝,断然称做销售就不要找任何借口。没有人愿意找借口,但如果客观事实正是如此时,武断回绝只会让销售积极性严重受挫。

  变化太快太频繁,决策过于随意

  受挫归受挫,策划人会将销售人员的受挫视为不合格,不合格就会立马下令走人,丝毫不会管人事部门为了解决这个人的解职,要做多少的说服、法律沟通和赔偿工作,也不会考虑这个人走了之后,空置的岗位该由谁接手,空置期间带给生意和销售的损失有多少。

公司标志
编辑:佚名
连天红 市场营销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