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客户常见十大“阴暗”心理(上)(2)

2010-04-01 11:21 来源:慧聪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之二:挑毛病的心理。

    说你价格高、没名气、没促销、质量差,或者服务跟不上,等等,不一而足,客户总能挑出毛病来。这是很多客户应对供应商的策略,即在心理上打击你,只有彻底打击你,夺得主位上的优势,经销商才会动摇你的信心并争取你的让步。沃尔玛和家乐福此类卖场最擅此道,一般的供应商登门拜访,没有两、三次,你是见不到人的,等第四次见了,也仅仅几分钟时间,况且你得到的不是鼓励,而是极度的批评,其目的很简单--要条件,你让步。

    面对这样非做不可的终端,业务员一定要坦然,谦虚,别去反驳采购人员的无谓指责,要耐心礼貌地、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产品和竞品,坚持合作的必要性和利他性,诱导对方采购人员认识自身产品的优劣势,谈判时,要委婉,强调销售跟进的及时、质量、促销等能促进销售的措施。

    之三:独家销售心理。

    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经销商和终端都想独家销售,因为独家可以控制价格和利润,谁不想要?如果供应商是找区域代理,或者是分渠道经营,客户的要求非常合理,供应商或品牌厂家也应坚持区域保护原则,但是,对于一个成熟的品牌或者是非分销模式而言,让一家独大,是众多品牌厂家得不偿失的行为;面对此种经销商,应本着对自身品牌和经销商切实负责任的做法,说明蛮目垄断市场的危险性和风险,而且建议经销商有选择地做市场和下货,带局部市场成熟、内部运作娴熟后,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和销售范围。

    之四:从众心理。

    中国人喜欢从众,在商场上也是如此!许多中小型客户也喜欢从众,自己不敢承担风险,别人进货,他就进,别人不进,他也不理。

    对于这种心理,品牌厂家应要讲究点策略了。我们知道,在任何行业,在每个市场都有一两个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实力的客户,这些客户很有感召力,品牌厂家要先去和这些客户洽谈,甚至给予特别的政策支持,或者放宽条件,尤其在市场破冰期间,并告诉这个客户,此政策只适用他个人,别人享受不到,当得到这个客户认可并合作成功后,自然地,他会带动下属网点和其他客户陆续进货。

公司标志
编辑:佚名
连天红 市场营销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