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这个前提,围绕餐饮宣传推广的主线将十分清晰,也便于挖掘并借用生活动中源源不断的膳食素材进行推广。 4、产品的问题。针对餐饮渠道的产品,与零售卖场截然不同,包装不再是主要诉求点,规格上也有所变化,速冻、解冻的时间也应考虑到提高上餐的速度有所设置,价格方面也应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体现出自身的成本优势。至于口味,在更需要结合区域消费特性,开发并特供应和区域消费口味的产品。 5、物流配送与后续服务的问题。鉴于速冻食品的产品属性,在储藏与配送商有别于其它常温食品的配送,需要一种冷链式配送服务。没有完善与成熟的冷链式配送,也就难以确保优质高效的后续服务。河南众品食业系肉制品生产企业的巨头之一,与冷鲜肉匹配性较强的速冻类产品也是其主营产品之一。在冷链配送网络构建方面,该品牌下足了扎实的功夫,迅速构建起国内最大的冷链式配送基地之一,这为其全国式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增强了市场竞争力。速冻品牌具有自身的冷链式配送网络是匹配的需要,也是最起码的资源匹配要求。 6、账款回收的问题。餐饮账款回收周期较慢,是不争的事实;加之餐饮业缺乏稳定性,也存在账款回笼风险。品牌厂家不可能面面兼顾,也不可能自家大小通吃,转嫁风险和减少精力的最好的办法即是将弱小、分散的餐饮渠道客户拱手给具有合作潜力的分销商来合作。 7、客户培育与优化的问题。餐饮渠道客户繁杂不一,实力不等,诚信良莠不齐,这虽然增加了培育、筛选与优化难度,却也有必要从需货量大小、需货稳定性强弱、客户诚信度高低、运营实力强弱等方面进行评定和细分,分区域、分类型进行评析和定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的客户制订不同的激励政策和推广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和餐饮渠道的发力着力点,分析认为,应注重如下几方面策略的运用: 导入一种情境性膳食文化 开发餐饮渠道,首先需要配套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快速地向餐饮渠道和消费大众告知:售卖的不是速冻产品,而是一种膳食生活的新概念,新主张,以加快上餐的速度,为面向的客户群体、消费群体提供一种快捷的、高速度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与此同时,创造一种情景化的膳食消费文化,辅助以系统的产品营销推广流程,不断地加以加深和强化消费认知、认同感。 抓大放小,专业运作 前面提提及到餐饮渠道区域性较强,较为分散。而自创餐饮渠道,则面临资金投入、经营与管理等一连串的问题。去年三月份,笔者曾在思念一餐饮渠道终端观察过几次,也曾品尝其推出的糕点类产品。从客流情况、产品口感、消费者反馈的信息来看,门店经营形势不容乐观。当然,这并非贬低其其采取这种模式不好,而是从其单点的运作状况上,发现了其还有许多经营管理方面存在诸多不足。这些一味地由企业直接参与全程运作和掌控恐怕鞭长莫及,且易于投入过多精力得不偿失。这对速冻品牌厂家而言,则需要该放则放,抓大放小,最终通过资源优化与整合,进行专业化操作。例如:餐饮渠道方面,根据餐饮渠道客户分类等级,确定哪些由厂家直接供应与管理,哪些需要借助分销商或配送商资源来完成,哪些需要区域化的终端零售商负责直接对接。同时,对这些客户定期进行信用、经营状况进行评析和重新等级的划分,及时掌握优质餐饮渠道客户的经营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