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与住房需求的释放,几年来房价一路上涨,令房地产开发企业获利丰厚。
而很多其他行业的利润却日趋摊薄,于是,不少社会资本开始争相加入到房地产的掘金热潮中来,而制造业资本就是其中规模较大的一支。
为此,《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采访了部分进军房地产行业的制造业企业负责人,然而不同的企业却有着惊人一致的相同答案,“企业的多元化发展”。
低门槛与高获利
日前,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联合会最新公布的“2009年浙江百强民营企业排行榜”显示,除27家房地产和建筑公司外,还有40余家其他行业民企多少涉足了房地产开发领域。
而更多的制造业企业还在抢攻房地产行业:7月5日,康佳耗资3.42亿元在昆山获得36.6万平方米的旅游设施及商住用地;7月18日,曾以空调闻名于世、以多元化扩张备受关注的春兰集团投资30亿元,打造75万平方米超级商住综合区泰州星威园……
地产“围城”的诱惑似乎正在加大。
获利的驱动
资本是逐利的,在目前一部分制造业利润日渐摊薄的背景下,一些企业的自我发展已经到达一个“天花板”,而房地产业无疑存在让资产翻倍增长的能力。就是这块幼稚的淘金地,引来不少制造业的淘金者。而从市场角度讲,业内人士认为,制造业企业进军房地产行业属于正常企业行为,无可厚非。
相比目前制造业利润的摊薄,我国房地产行业低风险、高利润的理由或许更加充分。北大纵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房地产中心合伙人闵昱在接受《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采访时表示:“许多制造业企业对利润更加敏感,这种现象早已有之,尽管当时制造业的利润比较客观。”
早在1992年就涉足房地产开发的雅戈尔,已经被公认为地产业务做得最好的服装企业。据其2009年年报显示,在服装和地产两大核心板块中,地产板块的利润已占绝对上风:2009年,雅戈尔实现房地产业务营业收入51.95亿元,净利润11.91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49.88%和53.16%;与此同时,雅戈尔纺织服装业务虽实现营业收入69.05亿元,但净利润仅为4.45亿元,并且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3.43%和8.52%。
雅戈尔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代表。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度浙江民企百强中,制造业销售额占总量的60%,同比降低24%。与此同时,上一届民企百强中有14家传统制造业企业未能进入本届百强榜,在新的民企百强中,上升最快的行业正是建筑业及房地产行业。
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发展史不是太长,1998年以后才开启全国的房地产市场,闵昱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除了极其个性化的原因,这些房地产企业都是赚钱的,而且赚的还不少,所以这个示范效应对制造业企业来说十分显著。”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制造业企业离开竞争非常激烈的原行业,进入房地产行业。
而制造业企业的利润为何日渐摊薄,房地产行业的利润为何依旧丰厚呢?北京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副总裁薛迥文一语中的:制造业产能过剩,而房地产行业的供求矛盾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缓解。此时,货币的流动性过剩就会导致大量的游资追逐房地产、基础资源和各种金融资产。而且房地产业的大门对民间资本又是“经常打开”的。
房地产业的低门槛
有专业人士这样描述当前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只要你有资金,尤其在一些小地方,再有一些关系,拿块地皮基本上稳赚不赔,成本低、风险也低。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唐方方曾公开表示:“我国房地产每年新开工面积的80%以上达不到国际节能标准,房子做成什么样,也有人买。”,间接说明了我国房地产行业供求矛盾的突出。所以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闵昱说:“在我国只要有资金,就能搞房地产,并且随便做出来的房子就可以赚钱。”
但房地产行业的市场份额毕竟是一定的,进来的企业越多竞争越激烈,最终会形成优胜劣汰的现象。闵昱表示,目前整个房地产行业优胜劣汰不是很充分,房企重新洗牌的格局尚未形成。一位深谙房地产营销之道的人士告诉记者:“经常和房地产企业交流谈到品牌建设的问题,但在目前的市场态势下根本用不着搞品牌建设。”
许多制造业企业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坚定了进军房地产业的决心。闵昱告诉记者,尤其是江浙一带许多由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的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比较弱,普遍存在不求上进的表现,先天的素质和能力也决定了企业天花板的高度,导致他们将资金投向房地产开发,当地政府对此也非常头疼。
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相对混乱的状态,专家建议,政府在这方面应该起到关键作用。既然制造业企业进军房地产行业是市场导向,强行限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可以通过调节房地产市场,使行业供求关系发生改变。好的市场应该供过于求一些,才能督促企业去进行产品升级和品牌升级,也就相应提高了房地产行业的门槛,这样的话一般的企业也就进不来了。闵昱认为,政府加大供地、加强保障房建设以及提高当前的容积率都是比较好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