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1+1》11日报道,5月6日富士康又发生了一起员工跳楼自杀事件,这已经是今年1月以来的第七起。前面的六起依然历历在目:
2010年4月7日,观澜樟阁村,富士康男员工身亡,22岁。
2010年4月7日,观澜厂区外宿舍,宁姓女员工坠楼身亡,18岁。
2010年4月6日,观澜C8栋宿舍饶姓女工坠楼,仍在医院治疗,18岁。
2010年3月29日,龙华厂区,一男性员工从宿舍楼上坠下,当场死亡,23岁。
2010年3月17日,富士康龙华园区,新进女员工从3楼宿舍跳下,跌落在一楼受伤。
2010年1月23日,凌晨4时许,富士康19岁员工马向前死亡。警方调查,马向前系“生前高坠死亡”。
从这几起跳楼事件来看,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死者年龄在18到23岁之间,都入职富士康不久。
可以说,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富士康从原来的用工大户一跃成为跳楼大户,这个绝对值得载入史册。富士康的员工自杀事件搞得沸沸扬扬,在这里,谭老师想给每一位员工说:太阳每天都升起,而其每天5:20下班后依旧会熠熠生辉的,这样的感觉比起阎王爷那边的油锅好受多了。有压力的活着,其实挺爽的!在未来遇到困难的时候咱们要想先办法去解决,不要太过偏激的用死这种简单的方法来解决,毕竟我们还有家人,还有朋友,还有责任。否则这样只会让本可以弥补的伤痛进一步漫延成为亲友们无止泪水与无法弥补的伤痕。
富士康方面表示,这些自杀的员工心理承受素质太差,但实质上富士康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最起码说富士康在军事化的管理中对处于高压下的员工的心理辅导是远远不够的。追求高利润是企业的天性,郭台铭所做的一切无非是想让富士康在竞争中获取足够多的利润。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强大的军事化管理势必对员工造成强大压力。在压力还不够大的情况下,员工靠着自身的排压体系与排压方法能够排解;但压力足够大的时候,员工已经不能靠自己就能解决了。
笔者建议企业方应该为员工提供适当的帮助与支持,进行心理辅导、设立发泄室、远离压力源或者举办各种内部员工活动让他们的压力排泄出来。如果过大的压力不能得到排泄,对于人的身体与心灵就会产生非常大的破坏作用,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以及完成工作的持续性都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我想这也是富士康所不愿意看到的。
其实,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压力同样如此,面对压力,用消极的眼光去看待,它是让人灭亡的魔鬼;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它就是走向辉煌的捷径。无论是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我们都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压力,这样它就会为我所用,让我们最终获得成功。
往大了说——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氢弹爆炸,美国用了7年3个月,苏联用了6年3个月,英国用了5年6个月,而中国只用了2年8个月,并且是在没有技术支持、缺乏物资和生活条件匮乏的条件下,但在重重压力下,中国人自强不息,最终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不可思议的跨越,让世界为之震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