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绩效组织,实现精细化管理(2)

2010-05-09 08:38 来源:管理人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刘海梅:大家都知道,一套切实可行的绩效管理体系对于构建高绩效组织是非常重要的,但考核过程中的数据收集往往是一个难点,数据必须要公正、客观,也就是说评价的手段要公正、客观。一些信息手段的增加,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更加客观和全面的数据信息。比如我们对销售的考核,一个销售结果的达成,往往销售过程也很重要。我们怎么才能客观地评价销售人员在过程中做得好与坏呢?在有些公司,已经可以把它的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绩效考核系统联系在一起,你新发展了一个什么样的客户,你跟客户发生过什么交往,都会反映在CRM系统中,这样你就获得了销售过程的管理数据。

  另外,绩效考核结果出来后,绝大部分的企业都是用来发奖金或者扣奖金。其实,从人力资源管理来讲,考核不是目的,更多的是希望员工了解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更好的完善自己。从管理者的角度,还要考虑给你配合什么样的培训体系,配合什么样的职业发展规划等。只有做到了这些,一个高绩效组织的基因才基本形成。

  王玉霞:张总高屋建瓴的把构建高绩效组织的关键点说出来了,还上升到了组织和战略层面,说出了董事长关心的话题;刘总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构建高绩效组织”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一个高绩效组织的形成不是某几个点在起作用,往往会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很多方面。

  陈军晓:我想从战略的角度讨论如何提高一个企业的绩效。首先要做正确的事,我们知道一个高绩效组织目标的实现,首先要准确研究他所处的竞争环境,找到他所具备的核心优势所在,并以此为基础确立竞争的目标、方法和资源配置的策略。很多企业花很大精力做了5年,甚至10年的规划,但是这些企业发现规划做完以后,这个规划实际上已经失效了。因为他所处的环境也改变了。从去年开始到现在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很多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很多业绩非常突出的企业,在一夜之间,从一个高绩效的组织跌落到一个严重亏损、举步维艰的地步。所以说做正确的事非常关键。怎么样去做?高层管理者始终要关注你所处的环境,研究和制定相应的竞争战略。

  王玉霞:一套全面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对于“构建高绩效组织”无疑是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在实践当中,凡是做过绩效考核的企业,往往都存在很多的困惑。刚才在第一个话题里专家们也谈到了这个问题,那么,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呢?请几位专家就这个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路海军:在这里把个人观点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公司是一家从事卫星定位产业的高科技公司。从2000年成立到现在,包括07年上市,公司业绩一直以50%、60%的速度递增。公司发展这么快能够取得这么大进步,跟市场有关系,但主要还是跟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人才有关系。

  一个企业在决定开展绩效考核的时候,首先要真正明晰,我们考核的目的是什么?通过绩效考核来解决什么问题?看看下属有没有完成任务,这个应当不是我们管理者的目标。刚才各位专家也都说了,在绩效考核中,我们的目标是让企业发展壮大,绩效考核只是我们管理的一个手段,目的是让我们的目标更明确,包括员工、组织,都在围绕目标在前进和发展。那我们绩效考核的真正目的应当是让员工和组织都围绕这个目标,朝一个方向在前进,如果没有朝这个目标前进,那么说明我们的绩效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在管理中发生了偏差。因此,我们在绩效考核管理当中应当妥善处理目标和目的的关系。

  刘海梅:很多公司绩效管理出现问题,不在于说它绩效目标问题,不在于考核体系问题,在于后期沟通反馈没有做到。我们不仅要关注前期的考核部分,还要重视绩效结果的反馈和沟通,否则,员工不了解自己的考核情况,就不能够有针对性的改进提高。现在,有不少绩效管理方面的软件可以实现网上自助反馈,员工登陆系统后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绩效成绩,并且可以与企业最高和平均分对比,了解自己的考核成绩与最高分的差距,与平均分比较是什么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缺点,更好的胜任本职工作。

  借助IT技术实现精细化管理

  王玉霞:一个考核从做计划到执行,到沟通反馈,然后与薪酬、培训等挂钩,确实是非常复杂的。这么复杂的一套体系,如果月月都搞的话,确实是挑战公司的管理能力。但是路经理所在的北斗星通就是这么做的,这个客户是我们宏景的一个客户,所以我比较了解,想问一下路经理你们在绩效考核方面是怎么做的?

  路海军:我们是知识型高科技企业,现在采取的是按月绩效计划、执行、反馈、沟通。采用这种方式也是考虑到我们企业的实际情况。如果你考核的频度太低,周期太长,员工的工作偏离了目标也不容易发现,或者是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目标已经完不成了。这个对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高科技企业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刚才刘总讲到绩效的沟通、反馈,确实是这样的。作为一个1000多人的企业,考核完了,跟每个人沟通一次,这个得需要很长时间,而且要具有很强的沟通能力。但实际上我们引入信息技术以后,员工自己去查看反馈,看到的是客观数据在电脑上的真实反馈,非常客观,它弥补了人工反馈的欠缺,可以为人力资源部门节省很多的管理成本。

  陈军晓:我想结合一个案例跟大家分享。我们曾经有一个客户在内蒙蒙西,下属十几个分子公司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彼此距离很远。作为集团总部负责考核的企业管理部,每个月出去转一圈,然后做评估,做考核,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一个考核任务。钱花了不少不说,被考核的员工,对他们的考核还经常不满意,因为很多事情,该反映的没有反映上去,该表现的没有表现出来等等。所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觉得信息化的应用,尤其像他们这样一个集团化的集中部署、异地信息采集架构的系统,无疑对业务提升有大大的帮助。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人事部门可能不需要到现场进行访谈,做资料的收集,根据一定的规则,根据一定的流程,把事先设计好的考核信息、报表,通过信息系统,收集、汇总到总部来,然后根据相应的规则做一些评价。我们也可以通过远程视频,不一定要到现场做沟通。所以IT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它的潜力是非常大的。

公司标志
编辑:佚名
连天红 经营管理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