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毛主席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本来是针对当时的革命形势而言,后来被当作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广泛传播。在今天,这句话借用到企业经营方面,则可以引申为“创新之火,可以燎原。”今天,先分享一个故事—— 阿西莫是一个天才,因为,在智力测试上他每次都是160分以上(据说美国总统布什大约只有50多分),一天阿西莫碰到他的老朋友,一个鞋匠。鞋匠说要考考他,阿西莫答应着。 鞋匠说:一个聋哑人,到五金店去买钉子,他左手按在柜台上作持钉状,右手对着左手作锤打状,售货员见状,拿来一把锤子,他摇了摇头,再一次重复敲打并用手指了指左手。售货员恍然大悟,于是赶紧拿来了钉子。 鞋匠问,要是,一个盲人去买剪刀,你说他会怎么做呢? 凭你的第一直觉,你说,他会怎么做呢? 在我的测试过程中,几乎是100%的用手作剪刀状,并且有大部分的人会在第一时间里迫不及待地伸出手作剪刀剪东西状。 你呢是不是也这样呢? 大胆的说出你的答案。 不用怕答错,因为,阿西莫这位天才也跟你一样,迫不及待地作剪刀状。 鞋匠公布答案说,盲人又不是哑巴,他只需说出来就行了。 我听说——法国学者查铁尔说:“你在做事时如果只有一个主意,这个主意是最危险的。”打破思维惯性思维,是实现新增长的关键所在。 一般来说,人们一般有三种思维方式,长期做实业的,已经习惯了理性思维,好比做算术题,“2+2=4”;从事知识密集型行业的,一般很擅长感性思维,对“1+1=10”不会很惊讶(用的是计算机的二进制算法),已经可以化不可能为可能了;投资创业做生意,却是一门艺术,形同佛家的灵性思维,可以创造“0+0=∞”(圈内的“0”加上圈外的“0”恰恰就是无穷大“∞”),能够化不可能为奇迹,实现原始资本的上百倍的倍增效应。 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内部流行的口头语是“不可能”、“做不到”和“没有办法”,认为企业不可能实现快速增长,只能慢慢来,稳扎稳打,有多少钱做多大事,长期以往,就练就了一双“近视眼”和一个“平庸脑”,即使千载难逢的快速增长良机,近在眼前,要么视而不见,要么不敢去争取,总是与机遇擦肩而过,长期处于饿不着、撑不着的平庸状态。而有些企业则抓准机会,一跃而上,实现了跳跃式发展。那么,我们如何突破思维的局限呢?企业培训讲师谭小芳认为,就是要有创新的思维方式。 思维是什么?专家研究表明,左右一个人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思维模式,不在于智商的差异,企业运营也是如此,一个具有良好思维力的企业主才能成长为真正的企业家,而不具备基本思维力的老板,则可能永远没有出头的机会,思维和观念才是控制成功的核心密码,因此,如何培养一个人的思维创新能力,才是受益终生的头等大事。 创新是什么?创新就是在企业中引入新的东西,可以是一个新的思想,一种新的方法或一种新的设备,它很像发明,也需要高度的创造性。但更多的是把问题的解决方法成功地应用到市场中,我们不必为创新而搞发明,因为,我国的市场中有很多的创造性的方法可以拿来为我所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