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太阳工业公司:会议成本分析制度 日本太阳公司为提高开会效率,实行开会分析成本制度。 每次开会时,总是把一个醒目的会议成本分配表贴在黑板上。 成本的算法是:会议成本=每小时平均工资的3倍×2×开会人数会议时间(小时)。公式中平均工资所以乘3,是因为劳动产值高于平均工资;乘2是因为参加会议要中断经常性工作,损失要以2保来计算。因此,参加会议的人越多,成本越高。有了成本分析,大家开会态度就会慎重,会议效果也十分明显。 美国汽车公司:总裁桌上的不同颜色公文夹 美国汽车公司总裁莫端要求秘书给他的呈递文件放在各种颜色不同的公文夹中。红色的代表特急;绿色的要立即批阅;桔色的代表这是今天必须注意的文件;黄色的则表示必须在一周内批阅的文件;白色的表示周末时须批阅;黑色的则表示是必须他签名的文件。 比奇公司:"劳动生产率会议" 为了扭转劳动生产率日益下降的趋势,美国比奇飞机公司从80年代中期以来建立了"劳动生产率会议"制度。公司从9000名职工中选出300名作为出席"劳动生产率会议"的代表。 当某一职工想提一项合理化建议时,他就可以去找任何一名代表,并与该代表共同填写建议表。当这个提议交到"劳动生产率会议"后,由领班、一名会议代表和一名劳动生产率会议的干部组成的小且负责对这项建议进行评价。如果这个小组中的两个人认为该建议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切实可行,则提建议者可得到一笔初审合格奖金。接着由"劳动生产率会议"对上述建议进行复审,复审通过后,即按该建议产生效果大小给提议职工颁发奖金。这项制度给公司带来了巨大效益。 德国MBB公司:灵活上下班制度 在德国的主要的航空和宇航企业MBB公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景:上下班的时候,职工们把自己的身份卡放入电子计算器,马上就显示到当时为止该职工在本星期已经工作了多少小时。原来该公司实行了灵活上下班制度。公司对职工的劳动只考核其成果,不规定具体时间,只要在所要求的期间内按质量完成工作任务就照付薪金,并按工作质理发放奖金。由于工作时间有了一珲的机动,职工不仅免受交通拥挤之苦,而且可以根据工作任务和本人方便,与企业共同商定上下班时间。这样,职工感到个人的权益得到尊重,因而产生责任感,提高了工作热情。同时企业也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