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红木家具玩“清仓”,2折出货
近期,两场红木家具直销会在郑州比拼上演,上千平方米的展厅,各种红木家具铺展开来,而宣传的口号也颇为惊爆:价格不到专卖店的20%。一家16件套只要4.19万元,一家18件套4.88万元,甚至几百元一件的小件也比比皆是,真可谓鲍鱼卖出了白菜价。而价格低的原因,则主要是工厂直接销 售,免去了中间环节的代理费、商场场租、装修费等。 记者冒雨来到一直销会现场,看到尽管天气不好,又非周末,但仍有很多消费者在挑选红木家具,这其中,意向成套购买者不少,价格低廉的小件产品反而无人问津。现场看中家具,现场交款,直接工人打包送货,现场标注的价格,少则市场价5折,多则2折左右。有消费者表示,红木的材质,各种雕花, 价格却比一些卖场里实木家具还便宜,买回家不仅上档次,还能传宗接代,感觉非常划算。而对于宣传上的驰名商标、鉴定单位、质保等关乎质量保证的项目,却鲜有人问。大多数消费者都是奔着“红木”“工厂价”等而来,至于到底是不是红木?到底市场价几何?亦少有人懂,基本都是听销售人员的一面之词。
行业:红木市场淡得慌,挣钱即卖
对于今年的红木市场,众多业内人士都用淡得发慌来形容。很多经销商都在挨日子,大宗消费已经很难见到,对于一些零星消费者,各个品牌争抢得厉害,大家已经不再比拼服务、做工、用料,直接拿价格上,看谁比谁的价低,大品牌利润率还能做到20%,一些低端品牌的产 品,挣钱就卖,六七千元的茶台,挣500元就敢卖。 现在一套红木家具的价格,还不及一套实木家具。一些大品牌的实木家具,靠时尚的款型,100%实木的标志,成套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而同样是成套的红木家具,价格却难以上去。究其原因,一是红木家具品牌不突出;二是款式难以突破;三是不注重宣传;四是行业恶性竞争,凡其种种,最终导致红木市场行情异常惨淡。 而红木家具一贯高大上的定位,也让不了解市场的消费者认为其就是高端消费,即望而却步。加上红木家具颜色、款式等的局限,只有部分特定人群才会消费。
专家:红木概念需明确,升值不易
对于众多想捡便宜的消费者,专家提醒,购买红木家具一定要问清用料。一些商家为诱导消费者,常常将用料的名称往酸枝、花梨上靠。 很多消费者购买红木产品,是看中其升值空间,一些稀缺的木材,如海南黄花梨、东南亚紫檀木已基本成绝版,东南亚地区 的红酸枝也较为稀缺,这部分通常价值不菲。但一些鸡翅木、非洲花梨木制作的家具,升值空间并不大。除了材质,款式和工艺也必须到位,其身价才能倍增,粗制滥造的家具,几乎没有增值空间。专家还提醒,买家具千万莫忘验身份,2012年出台的红木新国标规定,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产品,应具有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质量明示卡和产品合格证三个保证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