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和红木虽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在许多方面却如出一辙,如保值增值、养生等特点,其中在价格“暴涨”方面更有着“雷同般的巧合”: 一路暴涨 谱写神话 【玉石】羊脂白玉是和田玉中的宝石级材料,是白玉中质纯色白的极品,号称“软玉之王”。 从1995年到2011年仅10年多的时间,价格暴涨1万倍:从1965年80元/千克,到1995年1.5万元/千克……而现在一克的价格已和当初一千克的价格不相上下。 【红木】红木,作为一种家具原料,并不是某一特定树种的家具,而是明清以来对稀有硬木家具的统称。从2005年到2011年仅6年时间,各种红木原料就出现程度不同的价格“疯涨”:①小叶紫檀就从每吨15万元暴涨到75万元;②越南黄花梨从每吨20万元涨到120万元;③最上等的木料被炒至每吨2000万元,相当于每克20元。 价位妖魔化 有价无市 【玉石】2007年10月,现实版《疯狂的石头》一幕在中国上演,它的主角是身价飙升的和田玉。在玉龙喀什河附近有13个停车场,每个里面都停放着近百辆挖掘机械,河道里有近10万挖玉人。在新疆田地区一家玉石店,记者看到了几块采自玉龙喀什河的玉石,一块重15.8克的玉石开价12万元,即每克玉石的价格达到了7594元,是市场上每克183元的黄金价格的40倍以上。 【玉石】2008年冯伟斌在采访时说,“以前可经常见到几公斤的大块籽料,现在大的也就是300克、500克,还很难见到,但相比之下,青海料的供应就非常充足。”据业内人士透露,原本政府是想使用和田玉作为2008年奥运奖牌材料,但是就像新疆的何先生所说,“价格太高了,而且货源难找,很多都在私人手里,最终放弃而选择青海料。” 【红木】2001年,海南的一位收藏爱好者曾得到一根海南黄花梨原木,那根黄花梨木刨开白皮后仅心材部分就长达三米,直径45公分,重300公斤。如果按当年每斤300元计算,那根黄花梨值18万,而2011年,如果要转让这块木料的话,每斤按10000元计算 它价格将是600万元左右,十年间上涨了近33倍。 【红木】中国文物学会常务理事,故宫文物家具修复专家关毅:“造型、工艺、材质直接决定了红木家具的优劣。但前两者占红木家具价格的70%,材料则占30%。因此,不必过分追求红木家具的材质。” 【红木】可想而知,这样一根600万元原木的市场是十分局限的,毕竟能消费得起的人没有,能赋予其更高艺术价值和工艺价值的人,那更是寥寥无几。 旧物将灭 新物替旧物 【玉石】据了解,昆仑玉1993年刚被发现时,只被大家当做好玩的石头,3000块钱可以买一卡车,也就相当于六、七毛钱一公斤。但是从2008年起,当它成为了北京奥运奖牌用玉之后,昆仑玉开始名声鹊起,逐渐被市场认可,直至替代资源枯竭的和田玉,在玉石市场广泛流通。 【红木】红木也是不可再生资源,生长周期长,产量较少,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近年来,在利益的诱惑下,许多“投机者”大幅度砍伐并囤积红木,终而导致一木难求的局面,如此下去红木资源终将如和田玉一样迅速枯竭。 【红木】刚从越南回来的王宝田也表示担忧,“以往在越南想找一块60厘米乘80厘米的红酸枝独板,是非常容易的,现在花一两天时间都难找一块这样的好料了。目前,我国国内的红木木料已经越来越少,像海南黄花梨就基本上没有了。现在的红木家具通常是从越南等东南亚地区进口的原料。很多商家只能开始大批囤购原料。” 【红木】如此发展下去,红木也将会重蹈玉石的覆辙,红木将濒临灭绝,新的树种将替代红木。关毅表示,“实际上炒作认为一个品种,都会赋予它一些妖魔化的东西。那么比如说这个材料没有了,这个稀缺,从历史上各种时期我们都证明,任何一个材料没有了,消失了,都会有新兴的材料来代替。” 【红木】那么谁将会是下一个替换“红木”的“昆仑玉”! 红木界的“昆仑玉”现世 【红木】据连天红(福建)家具有限公司企划部经理白云透露:“早在连天红公司创办初期,连天红董事长李机能,已经注意到红木生长周期长和不可再生的特点,为保证家具生产的正常进行,连天红公司在红木原料采购方面长期投入3-4亿 的资金,并派遣专员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硬度高、密度大、油脂含量高和耐磨性好的原木;截止目前,连天红公司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发现10多种木性跟红木的木性差不多甚至更好的新树种,这些新树种将有可能会在现代时尚家具中隆重推出。” 【红木】杨家驹,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红木标准第一起草人。在接受《经济半小时》的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发展,应逐步淡化红木家具,推广采用了传统制作工艺和设计的硬木家具。在国际上还有不少树种同样适宜制作传统家具,材质上也很不错,甚至完全可以超过33种红木原料之外的某一些树种。虽然用它们做成的家具不能叫做红木家具,但完全可以叫做明式或者清式家具,同样具备文化意蕴。从而也可以避免从材质上对红木家具的炒作。” “暴涨”神话 实为炒作 【玉石】2007年人大经济学教授黄国雄,对于和田玉暴涨的现象表示,“这既正常也非正常,供需关系决定价格,流动性过剩让人们需要找到一种可投资的物品抵御通货膨胀,属于稀缺资源的白玉就成为了这样一种投资工具。可以说,这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不正常的是价格离奇的暴涨,不排除市场有人像股市一样做多做空地操纵,盲目跟风者很容易被套在里面。” 【玉石】据了解,和田玉价格的暴涨,一方面是因为玉石本身的不可再生性,另一方面,人为的倒卖,层层的加价,以及过分的炒作也导致和田玉爆出天价。 【红木】不难看出,如今红木的“暴涨”与和当年和田玉的“暴涨”如出一辙。这些在炒作下滋生的泡沫往往非常迅速而又脆弱地破灭。2008年昆仑玉正式面世,而后逐渐被认可,仅仅凭借3年的时间就彻底打败价格虚高的和田玉,成为玉石市场的“最受欢迎男主角”。同理可证,在很短的时间内新树种将冲击红木市场,缓解红木供不应求的局面。 在红木、玉石等商品价格飙升和泡沫迅速破灭的背后,终究所有套在里面的参与者,将血本无归,也凸显的是我国民间资本积累和投资过程中面临的投资渠道单一,财富保值增值途径狭窄等一系列的问题。希望投资者心态成熟,也呼唤理性的、多渠道的投资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