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运用较多的寿字外,古典家具中与寿有关的装饰还表现为人物、动物、植物、神仙等,具体有寿星、麻姑、彭祖、西王母、松树、柏树、仙鹤、龟、鹿、桃、菊花、猫和蝴蝶等。每种装饰图案常常有一个传说或故事。
寿星原为二十八星宿之一,又称南极老人星。在古代,寿星的地位是很崇高的,对寿星的崇拜不仅源于人对生的追求,也与封建统治者的提倡有关。从秦代开始,历代封建帝王都亲自主持祭祀仪式,直到明洪武时废除,但此后的寿星崇拜更为普遍。对封建统治者来说,尊老不仅是一种美德,它所派生出的孝道伦理还是封建王朝的治国之本。寿星的形象有一个从古至今逐渐演变的过程,近代以来,寿星的形象一般为左手持杖,右手捧桃,银发长须,额头隆起,面目慈祥的老者。
与寿有关的装饰图案中,桃子的应用尤其广泛,桃子成为长寿之果,称为寿桃。《汉武帝内传》云:汉武帝好仙道,西王母七夕降九华殿,以五桃与帝,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结果,中夏地薄,种之不生。”《神农经》云:“玉桃服之长生不死,若不得早服之,临死服之,其尸毕天地不朽。”关于以寿桃祝寿的来历,传说有很多,其中孙膑为母亲祝寿的传说流传较广。相传孙膑18岁离开家乡到千里之外的云蒙山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一去就是12年。那年的五月初五,孙膑猛然想到,今天是老母80岁生日,于是向师傅请假回家看母亲。师傅摘下一个桃送给孙膑说:“你在外学艺未能报孝母恩,我送给你一个桃带回去给令堂上寿。” 孙膑回到家里,从怀里捧出师傅送的桃给母亲。没想到母亲还没吃完桃容颜就变年轻了,全家人都非常高兴。人们听说孙膑的母亲吃了桃变年轻了,也想让自己的父母长寿健康,便都效仿孙膑,在父母生日的时候送鲜桃祝寿。但是鲜桃的季节性强,于是人们在没有鲜桃的季节里,用面粉做成寿桃给父母拜寿。
除了寿字、寿星、寿桃之外,与寿有关的装饰图案和传说还有很多,如:麻姑献寿、华封三祝、寿比南山、杞菊延年、猫蝶同戏、鹿鹤同春等,与福、禄、喜相比,寿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最为丰富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