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董卓当时既然心虚得要命,那神经就高度过敏,他于是就不免怀疑有人拿这首童谣来诅咒自己。他当即下令严禁任何人再传唱这首歌谣,甚至为此那些传唱者被杀的就达数以千计,可想而知这其中应该大部分都是尚天真懵懂的儿童。同时,董卓还下令把童谣中的“董逃”改为了“董安”(此事见于东汉人应劭的《风俗通义》)。 然而这首童谣不久也真的像一则预言那样奇妙地就应验了,因为当袁绍、曹操等十八路诸侯兴兵来讨伐董卓时,董卓部不敌,就只得胁迫着汉献帝和群官们逃离了洛阳而去到他的老巢长安。临走时,董卓还破罐子破摔,竟一把火就让昔日繁华的帝都变成了一座废墟,人们自然要“心摧伤”了。
就在当董卓的惨毒淫暴终于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时,他们便又拿起了童谣的武器来诅咒董卓的灭亡:“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很明显,“千里草”就是个“董”字,而“十日卜”是个“卓”字,其中的涵义也就不言自明了。而当时更有讲究的说法是:字的“离合”一向都是从上而下的,但这首歌谣却是从下而上的拆字,“董”字按顺序本是“草千里”,“卓”字本是“卜十日”,现在却颠倒了,这就暗示着董卓的以下欺上,以臣陵君;不难推断,这一暗示就应该来自天意。 果不其然,董卓的下场就像大家在《三国演义》中所看到的,当时的朝廷中的正直官员实在看不下去董卓的胡作非为,其中司徒王允尤其对他恨之入骨。于是王允就想出了一条美人计,也就是利用美女貂禅,离间了董卓与其手下猛将也即其干儿子吕布之间的关系,然而再利用吕布才将董卓杀死。 这样童谣就应验了,而且董卓就是那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再据《后汉书》中的记载,当时董卓的死讯一经传出,长安地区的“士卒皆称万岁,百姓歌舞于道。长安中士女卖其珠玉衣装市酒肉相庆者,填满街肆。”人们载歌载舞欢庆董卓的灭亡。这样人们还觉得不解恨,于是就拿董卓肥胖的身躯用来点“灯”,然后焚尸扬灰。据说由于老董脂膏肥厚,“灯火”竟燃了三天三夜。 一代枭雄自掘坟墓,其实这并不什么好预言的。那首童谣不过只是反映了当时的人民诅咒奸贼早死的迫切愿望,它与古代劳动人民诅咒暴君夏桀的歌谣“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乃是一脉相承的,而且感情色彩都十分的强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