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东汉末年的大奸臣董卓本是一个小官吏的儿子,由于其“粗猛有谋”,尤其在镇压当时的羌族人民的起义中,竟不断得到升迁,及至到汉灵帝末年时老董已经成为了掌控西北一方的大军阀。自然他的野心也不断随之膨胀。 后来就赶上大将军何进召天下猛将、豪杰云集京城洛阳向何太后施压,这个时候董卓就趁着老何被杀之机率领步骑三千人强行进入京师。本来他的力量也并不算大,这点老董倒是很有自知之明,为了威服众人、掩人耳目,奸诈的老董就想出了一招虚张声势的妙计——他接连四五日令他的部下们白天耀武扬威、招摇过市地进城,晚上再令他们悄悄出城,白天再敲着锣打着鼓地进城,洛阳城里的百姓都以为老董的人马多得不可胜数,而不知道这是他老董使的障眼法。可是后来随着老何的被害,董卓就将何进、丁原等人所掌部曲依靠各种手段一同给兼并了过来,这样整个京城就成了他老董的囊中之物。 后来,董卓在成功接回了被宦官劫持而去的少帝与陈留王后,势力更加巩固,甚至他竟猖狂到因为自己的个人喜好,而把少帝废掉改立了陈留王,这就是汉献帝。也是因为他想谋取拥立新君之功。
其中就有一次老董领着他的军队路过阳城,当时地方上正集社欢会,董卓竟一时兽性大发,于是就下令把所有集会男子统统都杀了,还把脑袋拴在了车辕上;又抢劫了集会的妇女们,跟一些财物,然后把它们满满地塞到车上,就凯歌而还。这场面自然非常恐怖,根本就不是人能干出来的事。总之,那时人人无不对老董这厮怀恨在心,当然坏事做得多了他董卓自己也就不免有些心虚。 在汉灵帝中平年间(184—189)民间就流传着一首童谣《董逃歌》道:“承乐世,董逃;游四郭,董逃;蒙天恩,董逃;带金紫,董逃;行谢恩,董逃;整车骑,董逃;垂欲发,董逃;与中辞,董逃;出西门,董逃;瞻宫殿,董逃;望京城,董逃;日夜绝,董逃;心摧伤,董逃。”(《续后汉书·五行志》)本来,这歌谣里的“董逃”就类似于我们今天民歌中的“呀呼嗨”一类的衬句,并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写成什么字应该也都是可以的。而且这首歌谣的大意应该是讲述的一个贵族子弟的故事:本来这贵族子弟在京城中游手好闲、逍遥自在惯了,但现在一朝就因为依仗门荫要到外地去做大官了;所以当他离开京城去外地上任的路上,回望繁华壮丽的京城时,心里竟好不伤感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