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宝座背后的故事(2)

2008-05-15 14:42 来源: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宝座与屏风一明一清

    太和殿在明崇祯年间被大火烧毁,直至清朝康熙年间才得以重建,而宝座、屏风是否是康熙时期的遗物?“康熙时期的确对太和殿进行了重建,在此期间新制了宝座和屏风的说法应当是正确的,但是事实上,在屏风和宝座二者中,只有屏风是从清朝一直保存至今的。”
“因为宝座是根据明嘉靖朝遗物残件恢复的,因此恢复后的宝座自然是明朝的风格和样式,与宝座后由清朝保留下来的屏风风格呈现不同,这从宝座和屏风上的龙纹和云纹能够十分清晰地分辨出来。”

    “说起屏风,太和殿的屏风也与众不同,一般宝座后的屏风多为三扇或者五扇,而惟独太和殿的屏风多达七扇,按照阴阳五行的说法,偶数为阴,奇数为阳,‘九’是阳数之极,只有皇帝才能使用。”胡德生称,在太和殿中按理说屏风也应该用九扇才更为合适,但是九扇屏风无论如何都很难达到理想效果,于是稍作变通,使用了七扇,以显示太和殿地位的与众不同。

    宝座偏北两米

    帝都北京的中心在紫禁城,紫禁城的中心在太和殿,太和殿的中心在皇帝的蟠龙宝座之下。胡德生笑称这是个传说,“但从地图上看,北京似乎的确是从中轴线的中心,也就是紫禁城的中心发散开来,不过即便传说是真,现在的宝座位置也应该在北京正中心往北两米处。”为什么现在的太和殿宝座位置不再是北京城的中心?往北两米又是怎么回事?

    “这一切还得从袁世凯说起。”1915年民国大总统准备复辟帝制,要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而其希望自己的“洪宪王朝”有除旧布新的气象,不想完全承袭已经覆灭的清王朝的一切旧制。他在太和殿里里外外大肆整修一番后,对象征帝王集权的宝座也予以更换。“就在袁世凯准备登基的前期,看到宝座上方的轩辕镜,而据传这个龙嘴下面叼着的晶亮圆球,可以分辨真假天子,袁世凯由于心虚害怕轩辕镜会掉下来砸死自己,于是下令将龙椅往后移了两米。后来虽然更换了袁世凯的宝座,但位置并没有挪回,因此,现在再来太和殿,就会看到轩辕镜垂直下方是平台的台阶前沿,而不是宝座的位置了。”胡德生笑笑,“这么看来现在太和殿宝座的位置自然应该是北京城正中心往北两米了”。

    13条金龙盘绕却坐不舒服

    1958年故宫博物院对外开放,当时的观众可以进入太和殿,但不能上到放置宝座的平台。人们当年为了一睹太和殿宝座真容,来者几乎人人皆进太和殿一游,结果门内位置的汉白玉,竟然被游客的鞋底磨损了1寸的深度。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人们就只能在太和殿门外的栏杆处看看宝座了。

    而当年李翰祥导演拍摄电影《火烧圆明园》的时候,故宫博物院给予了最大程度的配合,货真价实的文物做道具,演员可以直上太和殿龙椅,全封闭状态下的大典再现,这都是后来影视剧组可望不可及的待遇。

    据曾经有幸坐过太和殿龙椅的人说,这件宝座虽说精美绝伦,却是“世界上最不舒服的椅子”,原来龙椅上盘绕的13条金龙,是摸不得也碰不得的,坐起来自然很不舒服。但据故宫专家胡德生介绍,据考证,从前皇上坐龙椅的时候,三面都有垫子,而不像现在只有座面上有垫子。由于三面垫子的遮挡,当年的大臣们虽然离龙椅近在咫尺,估计也很难看到龙椅上的龙纹。

公司标志
编辑:佚名
连天红 趣闻乐事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