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收藏紫檀

2010-07-07 10:02 来源:博宝艺术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紫檀家具是我国古典家具中最经典的代表。她积淀着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演绎了一个古老民族深邃的艺术神韵。可以说她描绘了中国古典艺术珍宝非常璀璨的一页,今天收藏古典紫檀家具尤其为藏家们所热衷恐怕也正因为如此。
    前不久在上海举行的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展和明清家具博览会上,江苏南通出身硬木家具世家的顾永琦先生参展的紫檀家具一鸣惊人,成为两个博览会的亮点。他提供的“紫檀书卷宝座”和“紫檀南式官帽椅”分取国家工艺美术大师金奖和银奖,迅速引起一大批艺术家、收藏家的注意和浓厚兴趣,评价认为:不是木头做的,是玉成的。一位古典家具收藏爱好者已经表示将陆续把收藏的家具卖掉,全部更换顾氏紫檀。顾氏继承了传统但是继承的目的是为了超越古人,所谓仿古而不拘泥于古人。他反对“临摹”,也从不“临摹”,而要重新设计。
    他继承了明清家具科学的榫卯结构,却不受“经典”束缚。从力学、美学、人体工程学和造型结构学的角度重新审视“经典”,找出所谓“经典”程度不同的欠缺,对不尽合理的部分进行调整,细致到对一木一枨粗细的再设计,再用现代先进加工手段,从而不论在造型还是在使用的舒适性以及工艺等方面都已经超过古人。这一现象与其说是实践与概念(高仿)不经意的契合,倒不如说是通过实践,顾氏对“高仿”做了成功的突破。
    收藏现代人制作的紫檀家具如果成为一种时尚,首先得益于近几年珍稀紫檀材料“重现江湖”。
    紫檀丽质天成,稀缺而珍贵。从历史文献中解读,紫檀被较为广泛开发和利用是在明晚期。明人似乎还没有意识到紫檀的珍贵,大约郑和船队将紫檀带回国内也只是作为压铺舱底的重物以稳定船只抵御印度洋的风浪。不管如何揣度古人运回大量紫檀的初衷是什么,紫檀作为制作家具的绝佳材料大约从明后期才开始被认识。到了清代紫檀家具不仅成为时尚而且尤其成为社会地位尊贵的象征,只有皇家、贵戚和高官大员才可享用紫檀家具,这也使紫檀家具多带有浓重的皇家风范。康雍乾三代紫檀用量增加,导致紫檀来源逐渐枯竭。康熙时政府派员重金采购的紫檀已经“粗不赢握”;至乾隆时紫檀材料基本用罄。因此今天说紫檀家具难觅该在情理之中。
    1996年南通顾氏偶然从海外购得紫檀材料,其后国人纷纷采购,大约这是紫檀材料自清早期至今最大规模地流进国内。顾氏收藏的一棵紫檀王巨材,直径60厘米,估计非逾五千年而不能成其材,实属特别罕见。
    由于紫檀、黄花梨等珍贵木材来源枯竭,乾隆以后开始用酸枝木,这是清王朝由盛而衰时期,国力剧减,手工业发展受到严重破坏而迟滞不前。故宫博物院古典家具研究员胡德生认为:红木即酸枝木制作的家具正是古典家具没落的代表。从用材到设计、制作都缺乏古典的意义。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与其花天价收藏“没落的代表”,恐怕倒不如重金取材质优良、做工精致、自有神韵的现代加工的紫檀更实际了。

公司标志
编辑:姚美珠
连天红 家具简史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