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家具与文艺复兴式家具图案装饰审美比较(2)

2010-04-23 15:54 来源:设计知识资源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明式家具装饰最突出的题材就属吉祥图案的应用,这一题材的大量处出现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是人们真实的内心体现,人们不再压抑自己的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这与当时世俗化的倾向是一致的。如有单体的如意花心结子(图8),也有吉祥图案的不同组合,比如双龙捧寿、喜鹊登梅、风穿牡丹等等。古人认为幸福就是一切都完美,即要同时拥有富贵、长寿、安宁、吉庆、如意等等,才叫有福。图案以五只蝙蝠围绕在一个圆形寿字组成的圆形适合图案,形成了五福捧寿的图案装饰。边饰环绕一圈回纹,具有福寿无边等吉祥寓意。整个图案由内到外都呈圆形,表示圆满或团圆。(图9)

  2.1.2 渐离天国的现实生活的文艺复兴式家具装饰

  文艺复兴运动造就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属于资产阶级新文化,它标志着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根本转变,即从神学到人学,从神性到人性的转变。它主张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万物尺寸和最高价值,赞美尘世生活欢乐,歌颂人的伟大和创造精神。文艺复兴式家具装饰题材充满着人情的味道,逐渐从中世纪神权的桎梏中走出来,更关注人们现实生活。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建筑家啊尔倍蒂在《绘画论》中主张:“艺术家的使命就是发掘新的形象和题材,反映生活现实的丰富多彩和特色。”(图10)

  从上面两点可以看出明式家具与文艺复兴式家具装饰题材都有突显了世俗化倾向,同时也存在不同点:

  虽然明式家具装饰凸现了世俗化倾向,但美学主流并为改变;文艺复兴时期经历的转变从根本上动摇了神权力量;从社会性质上来看,明代美学家归根到底还是封建社会内部斗争;文艺复兴运动体现的是新兴资本主义思想对封建势力的反抗精神,但在美学历史发展进程中是巨大的进步。

  2.2 对自然的审美态度

  古代中国美学家、艺术家对大自然一直是充满着欣赏、敬畏之情。西方世界则把人位于于自然之上,认为人才是世界的中心。这也造成了家具装饰艺术中的区别。

  2.2.1 亲近自然、尊崇自然

  家具人们生活中亲密的器物,自然是中国古人最愿意亲近和欣赏的,两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爱之意。家具装饰中的植物花卉:松、竹、梅、兰、灵芝、莲花、牡丹等等植物题材以及令人惬意的亭台、楼阁、流水等风景都是古人们亲近自然的表现。(图11)在古代美学家眼里,自然万物和我们人类一样,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它们的存在和个性应该得到尊重。“人与天地一物也”,“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等词句都蕴藏着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

  2.2.2 发现自然、征服自然

  “宋代山水画里,小小的人物与悬崖相比显得非常矮小,而在意大利的古画里,自然景物只是后来添上去的背景。”费正清先生的话指出了中西对自然的态度的不同。并不是西方人们不热爱自然,列奥纳多.达.芬奇自幼就热爱自然,他主张“师法自然”,“自然或客观现实是艺术最根本源泉”。西方人眼中的自然只是它们发现真理,创新道路上的工具,他们通过发现自然规律,创造艺术。达.芬奇同时提出画家应该“与自然竞赛,并胜过自然”。战争题材在家具装饰中的应用很好的说明了西方世界不断征服自然,战胜自己的历史事实。这也与新兴资产阶级不断开拓自我的精神相吻合。(图12)

  3 结论

  由于中西古典家具装饰的渊源以及影响其发展的美学思想的差距,装饰图案艺术呈现出各自的审美特点。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中西装饰纹样的共同点,即有传承也有变革,传承使家具的民族性及渊源脉络更清楚地显现,变革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中西装饰文化仍然将随着新的工艺手段、新兴材料的运用以及人们审美意识的开拓朝着未知的方向发展。

 

公司标志
编辑:珏阗
连天红 家具简史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