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对外来文化的交融 世界经济一体化不可避免地出现世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尽管中西方文化体系区别很大,但它们有各自的生命力和包容性,从而存在了交融的基准。目前,中国设计、生产出的家具与欧洲家具工业大国如德国、意大利等相比,在设计、做工上均存在明显的差距,形成这一差距的原因不是设备、原辅材料的不同,而是目前我国家具行业对现代家具的认识存在文化上的封闭。国外著名设计大师如丹麦著名设计师瓦格纳、芬兰现代设计大师库卡波罗等都在尝试从中国古典家具中汲取营养,并设计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风格的家具。我们也必须以人为本,以和谐自然为前题,运用西方现代艺术与设计思潮的优秀成果完成创新活动。 5 文化科技水平的影响 家具的发展与同时代的科学文化水平、生产技术发展息息相关。在古代手工业技术发达时期,生产效率很低,材料多局限在木材。古代家具中座面有时用藤、棕、丝线等编织而成,细密而透气,座面在受压后随人体曲线自然下凹,体现出科学性。明式家具多用“S”型靠背,与人体的脊柱曲线惊人地吻合,这一点很类似于现代人体工程学对设计的要求。进入工业化时代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造型越来越丰富,一些新技术如航天技术、纳米技术等都在家具行业中蓬勃发展。个性独特的新型材料的不断问世,给设计师带来了无限的想象力。如20世纪初铜管椅子的出现打破了木制椅子的格局,产生了自由弯曲的变化;40年代美国人发明的压模成型的胶合板椅,形成了审美新形式。 6 以人为本的个性化研究 文化价值观是影响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共同的价值观会形成共同的消费模式。设计师在设计家具时应尽可能地满足消费者、使用者对产品实用价值和象征功能的需求。构成整体市场的全体消费者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自我概念和相应的生活方式,而后产生相应的需要和欲望,从而影响消费决策过程。每个企业都要针对市场进行合理定位,通过市场细分选择终端客户,从文化、心理、社会多个角度研究金字塔阶梯型的消费行为,有针对性的进行家具造型的个性化设计,找准产品的开发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