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与建筑(四)

2010-04-12 08:43 来源:明清家具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家具的腿与建筑的柱

    家具的腿子与建筑物的朴广也是同出—源的。根据我国传统的木构架建筑结构,凡是立柱都有“侧脚”与“收分”。 “侧脚”就是柱头要向内侧微微倾斜大约百分之—,收分”就是柱头与柱脚呈上细下粗的趋势。
    北宋时期在崇宁二年(公员1103年)颁行了《营造法式》一书,节中对宫室、坛庙、官署、府第等各种建筑的设计、结构、用料、施工,都予以规范。在《总例》中,对于柱子形体的径围和斜长的比例、数字等,也都作了规定,以便工匠掌握。很明显,“侧脚”与“收分”增加了构架的稳定性。

   

图25

    图25是宋《营造法式》的立面处理示意图。图中柱的“侧脚”与“收分”隐隐可见;
    再看我国传统家具的构造,极为明显的采用了“侧脚”与“收分’’这一原则。传统家具的结构也如建筑—样采用木构架结构,同样是以柱(腿)为支,以粱(枨)为架,也同样采用“侧脚”与“收分”的原则和做法:

    

          图26                               图27 

    我们从出土的唐代壁画中的家具看,“侧脚”与“收分”非常明显。图26是西安出十的唐代高元珪的墓室壁画,墓主人所坐的是扶手椅,其靠背结构明显地借用了建筑里的“斗拱”做法,即在后腿顶端上置栌斗(即斗拱),其上承托着弓背形搭脑,四条腿子明显地呈现出“侧脚”与“收分”。
    图27是敦煌—九六窟唐代壁画里菩萨所坐扶手椅。此椅与高元硅墓的坐椅非常相似,也是靠背、扶手、四出头式样。靠背也借用了建筑上的斗‘拱做法,其椅腿也呈现“侧脚”与“收分”。

  

    图28                                                    图29

    图28是元代画家刘元所绘的《司马梦苏小图》,图中的靠背、椅腿子也是采用了“侧脚”与“收分”。
    图29是明王锡爵墓出土的扶手椅,图30、图3l、图32是明代家具的桌、椅、柜。

公司标志
编辑:姚美珠
连天红 家具简史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