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传统民居与家具

2010-03-31 14:53 来源:中国红木艺术家具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1皖南传统民居的背景和环境

    皖南(安徽省南部)一带层峦叠嶂,清溪回流,自然风光十分迷人。皖南古村落极具特色,地处历史上明清时期所称的古徽州。徽州位于皖、赣、浙三省的交界处,是一个历史悠久并有着相当稳定性和独立性的区域。皖南的民居、家具作为民间艺术的一部分,渗透着古徽洲民间文化的原始乳汁,展示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俗心理和行为规范。(图1、2、3、4)。

    徽州文化在生产、生活方面都有许多创新和发展,并将自己的价值观念、文化品位注入其中,留下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皖南民居就是这一深厚的文化底蕴下的典型代表。

    皖南古民居的建筑形式,以粉墙、黛瓦和起伏跌宕的马头墙为特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魅力。民居总平面占地一般不大,建筑比较密集,多为一家一户,较少大型住宅。多是方形,建筑为二层楼,以三合院、四合院为基本单位。这些住宅一般包括两部分,一是主体正房,为核心部分,它平面方正,程式化的程度很高,数百年来不变,使用空间有厅堂、卧室、 厢房、天井、楼层、大门等;二是附属的别厅、厨房、杂务房、柴房、前院、花园、菜园等。一般正屋较长,侧面的厢房开间狭窄,进深也浅。廊屋作为联系的过道,内有楼梯,中间的天井很小。整个民居的特点是,空是组合规整,既适合当地的气候,又比较节省用地,同时也满足了家族的私秘性的要求。但是,整个民居难免梁肥柱粗、墙高院小、封闭难采光的缺陷。

    徽州山区盛产木材,皖南的民居建筑绝大多数都是砖木石结构,使用木料特多且木材质料优良。通常家具、门窗都由相同工匠设计,形成统一的风格。庭院以木材、石料为主要建筑原料,窗及门的雕刻十分精致。徽州木、石、砖的雕刻水平早已名冠全国,所以从某种土壤。皖南民居建筑艺术风格可以归纳为:自然古朴、隐僻幽雅。

    2皖南传统民居的家具布置与类型

    皖地民居中家具的布局,体现纲常伦理对称固定的布局形式,有丰富的理学思想、宗族信仰等人文内涵。分厅堂家具、书房家具、卧室家具和其他类家具(图5、6)。

    2.1厅堂家具

    上房的明间叫厅堂。厅堂不仅是家庭生活的起居空间,也是拜祭祖先、婚丧嫁娶、寿禧庆典、教化子女的重地,是家庭的礼制中心,家长制的象征。

    厅堂的家具非常讲究,家具的布局、形制和风格具有很强的保守性,几乎一成不变,象征着儒家理学庄重、肃穆的伦理纲常。皖南民居家具适应建筑,在陈设上讲究规范化和对称性。正厅一般都有一个太师壁的布局,厅堂后的金柱间做樘板,称为太师壁,中间是一幅中堂画,两边是楹联,太师壁的下面有张长条案,过去供祖先神主,设香炉神台,近代摆自鸣钟,钟的东边摆瓶西边摆镜,取其谐音为“终生平静”,祝祷在外经商的男主人平安顺利。条案前是八仙桌,两边配太师椅各一把,是主人和客人落座之处。中堂两边,沿分隔堂屋和卧室的樘板对称各摆椅子和茶几,每侧三椅两几。厅堂共有一张条案、一张八仙桌、八把太师椅,称为“一堂”家具。

    厅堂的家具类型有:桌类(图7)(八仙桌、圆桌)、条案类、椅类(图8)(靠背椅、太师椅(扶手椅)、交椅、圈椅)、架几类(茶几,花几)茶几最普遍,方形,中有隔板,裙板有花纹雕饰。

    2.2书房家具

    民居中的充当书房功能的是别厅。古徽州人强调读书和明理,书房家具的书卷气要远远高过其他类型的家具。书房也是家族住宅团组中形制变化最多的,它没有一定的格式,也不受任何礼教的约束,整个风格力求亲切雅致,显得活泼、轻快、舒朗,但作为商人的生活环境,仍不免华丽。书房的家具很精致,新颖多变。种类有:书桌、椅子、书架,也有不少专门家具,例如棋桌、琴桌和画桌等,用料和制作工艺都追求精美。

    2.3卧室家具

    卧室与厅堂一样,有一套标准的家具,是结婚时女方的嫁妆。其中有描金或者雕花的“满顶床”一件,包括床的装饰物床檐、床屏、春凳等;有净桶和桶箱;小衣橱和衣凳一套;鞋箱一对;大衣橱一对,这是卧室里最大的家具;有床下桌和桌凳,又称骨牌凳。还有面盆架,放于窗外。家具全部朱漆油饰,以金粉描画,又有黄铜配件如锁、吊扣、合页、包角等,喜庆吉利,俗称“一房红”。床有架子床、满顶床、罗汉床、烟床等。黟县的架子床长约2米、宽为1.5米,大都四脚着地,上有顶板下有踏板,床屉下为棕帮,四周有透雕栏杆。满顶床更为普遍,左右和后部三面都是整块板镶接而成,床前向镶有木雕花板,雕镂精细,整张床可卸可装,床上靠后壁高处搁板,有的还没有抽屉,挂上布帐,满顶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个小空间。厢房里除了床帐外,以衣橱、柜橱和连三橱为多。卧室里常用兰梅竹菊和冰梅纹来修饰,寓意是“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冰凌纹的一种承继。

公司标志
编辑:姚美珠
连天红 家具简史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