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翅木家具的做工 鸡翅木家具的做工复杂,明代作品与黄花梨家具、紫檀家具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细细体会,才可以发现鸡翅木家具用料仔细一些,什么都做得较小,非常吝惜材料。例如插图中的小方凳,三碰肩,棕角榫,省料省工,连尺寸都小,可谓典型。入清之后,早期受明朝朴素之风影响,若有雕工装饰,也适可而止。插图中的三屏风式罗汉床,高围板,三弯腿,腿较细,牙板较窄,腿部两侧之间加一横枨,以弥补强度不足;围子下部为板,上部攒风车连续图案;此两点与常见明式做工手法的罗汉床有异,原因是产地不同。这只罗汉床应为福建地区作品。福建地区近年发现大批明式家具,与以前已有定论的明式家具存在很大差异,主要是拙笨高大,猛一看年代较早,细一琢磨年代还是不够。材质中有些木种很难辨识,尚没结论。显然,这只罗汉床仍注重展示鸡翅木纹理,否则没有必要在围子下部用整板,全部攒插完全可以。 清代鸡翅木家具的做工往往比明代做工怪异,我见过的清代鸡翅木家具,其做工往往与典型的明清家具多少有些出人,参见一下《明式家具珍赏》的第71图;《清代家具》的第87图、第98图;《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中的第33图,这些作品应该都不是苏广两做的。鸡翅木家具除福建地区较多外,江苏南通地区也发现不少。产地不同,做工手法一定不同,这是中国古代家具形成流派的基础。鸡翅木家具由于存世量太少,过去少有重视,还有待今后发掘。 鸡翅木的辨识 鸡翅木的品种很多,历史上文人的倾心青睐,商贾达官的附庸风雅,使之成为贵族,追逐者众。早期的鸡翅木应是一个罕见的树种,推断无大树。被文人赋予美丽的头冠之后,鸡翅木的性质变得非常精神化。我曾猜想古人在玩文字游戏,鸡吉谐音,凡明清两代文物上有鸡必定喻吉,任何有关吉祥图案的书都有此解。所以迫使我猜想鸡翅木名称的喻意,如此说成立,鸡翅木中连续出现替代品就顺理成章了。 鸡翅木大体可分为三类 老鸡翅木。凡明代鸡翅木家具以及清早期的部分家具都使用这种鸡翅木。区分老鸡翅木并不难,首先是份量,老鸡翅木体轻,在硬木家族中最轻,甚至抵不上有些"柴木",比如榉木。一件鸡翅木家具,掂一掂份量就可以知道是不是老鸡翅木;其次是颜色,老鸡翅木色灰,尤其年久失蜡以后,其颜色土灰,难看之极。上蜡之后,颜色略浅,鸡翅纹理才可分辨;三是纹理不甚明显,老鸡翅木不如想象那么美丽,经验不足者常常与铁力木混淆。但分辨老鸡翅木有一简便可行的办法:立起指甲与木纹形成90度方向轻轻划过,平滑无碍者是老鸡翅木,随纹理有跳跃感者为铁力木。老鸡翅木纤维柔韧,能胜任一般雕刻,极细的雕刻在明式鸡翅木家具上未见,说明了鸡翅木材质的局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