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检测”需越两道坎
做出“免费检测”承诺的家居企业均是业界响当当的知名品牌,为的是告知消费者“买我家产品放心”,而检测方也无一例外均是行业权威检测机构,但真正要实施“免费检测”,并非那么容易。要把“免费检测”变成消费者的实惠,而不是卖场和家具品牌增加一次炒作的噱头,至少要跨越两道坎:一是检测结果是否公平,二是谁为检测造成的破坏买单。
消费者送检产品的单位是国家人造板与木竹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家具及室内环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国家级权威机构,但人们还是有些疑虑:企业和检测中心走得很近,如果某个企业的产品被检测出不合格,会不会碍于人情关系,检测机构向消费者隐瞒事实,而偏向企业呢?面对检测是否公平的质疑,国家家具及室内环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李继光表示,从检测程序来看,这种事情不会发生。“所有送检产品均会编上号码,贴上数字标签后送入检验室,不会直接在产品上标明来源地和品牌名,检验员不知检测的是哪家公司的产品,检测结果直接进入电脑,任何人也无法随意修改。”李继光认为,这种检测方式可以有效保证检验结果的公平和公正。
另一个让“免费检测”难以操作的难题是,检测过程中必须对样品进行破坏。“根据现行的家具检测标准(国标GB18584),检测时必须将样品进行彻底破坏,这显然会影响家具的完整性和美观度,有时需要多处取样,造成送检品基本报废,消费者还得重新购买家具,增加消费成本。”李继光说,如果不破坏家具,得采用新的检测方法,但得等到两年后。在检测方法没有改进的前提下,集美在“免费检测”承诺中,明确界定“送检产品在检测过程中的运输及损坏部件修复费等,由消费者自行承担”,消费者买了家具,因为送检产生了损坏而无人买单,这就大大挫伤了消费者送检的积极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免费检测”这道大餐,对消费者来说,非常“好看”,并不是那么“好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