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虎:家有面人一千茶壶六百(图)(3)

2008-06-24 10:12 来源:互联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家有贤妻,边擦灰尘,边倒苦水
   
    50岁的王建芳,下岗多年,脸上却总挂着开朗的笑。采访时,她端茶送水,随后拿起抹布,忙里忙外地擦灰——这是她每天重复次数最多的家务,擦完面人擦紫砂壶,擦完壶再擦红木柜子。
  
    对面人,她一窍不通,有时还会“添乱”。“刘维虎只要一捏面人,经常没日没夜,还把家里弄得一团糟。我起初喜欢帮忙收拾,他反而怪我影响他。”王建芳后来渐渐“识相”了,丈夫在创作时,再不打搅。
   
    真正被打搅的,是她自己。刘维虎常常创作到凌晨四五点,完全忘我,家里的事“一百样不管”。“她有时候事情做多了,难免有怨气,埋怨我只晓得捏面人,不顾家。不过怨归怨,做归做。”刘维虎说,没有妻子的支持,就没有那1000多件作品。
   
    留存真迹,民间艺人,茶壶签名
   
    “象牙微刻杨森国”“彩蛋艺术英自海”“核雕艺术韩志耀”“中国炭画施永兴”,这些签名以不同的笔迹,出现在刘维虎收藏的4个茶壶上。
  
    去年底,他启动一项大计划——“我要让全上海所有民间艺人在这些茶壶上签名,再按笔迹刻到壶身上。”半年来,他的“签名壶”已接近30个。他担心,如果不抓紧时间,再过几年,有些绝技真的会绝迹。“我想为民间艺人做些事,哪怕只是留名,也有价值。”
  
    刘维虎也担心自己。创作近30年,他还没找到徒弟,怕手艺失传。“我的要求不算苛刻:必须真心喜欢面塑,愿意钻研;必须有足够耐心,不是一两年,而要做好清贫一辈子的准备。”
  
    近些年,一些人主动找上门,或家长领着,或学校牵线。不过,“发现面塑没有经济回报,都退出了,多数人甚至还没开始学。”
  
    刘维虎的两个女儿都已为人母,做着与面塑无关的工作。“她们没兴趣。”他坦言,自己从没想过培养女儿这方面的兴趣。“毕竟是个苦差使,总希望孩子过得比我好。

公司标志
编辑:郑瑾
连天红 周边巡看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