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货难 定制家具市场有待规范化

2010-05-31 15:11 来源:木界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个性化的商品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对于家具市场来说同样如此,现在直接向厂家定制各种家具的消费者越来越来多。但是目前,由于定制家具还没有相应的标准规范,在材料、环保、价格等方面还是以厂家与消费者的自我约定为主。因此,很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定制家具日益走俏

  2009年,定制家具的份额日益提升,成为中原家具行业中的热门概念,绝大多数家具品牌也纷纷推出了“一对一”的专属化定制家具服务。最新的网络调查数据表明,高达85%的被调查者希望购买定制家具,超过50%的被调查者家里已经购买过定制家具。

  如今的消费者,尤其是信息灵通的70后、80后,在买家具的时候不仅会看品牌知名度、环保指标,更会通过网络、家具论坛等各种渠道来鉴别产品蕴涵的文化与内涵。

  面对消费者年龄层次的更迭,购物品位的不断提升,各大家具厂商纷纷推陈出新,推出极具个性的家具产品。记者在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中博、欧凯龙、好百年等卖场看到,众多家具品牌在春节前都推出了不少定位中高端的个性家具产品,这些新款家具一经上市便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与追捧。

  二、标准不一 购买定制家具须留意

  定制家具还没有规范的标准,在材料、环保、价格等方面还是以厂家与消费者的自我约定为主。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一旦不注意,就可能陷入到定制误区中,以至于多掏腰包。

  1、陷阱一:计价模式藏猫腻

  据了解,定制家具计价模式一般为:材料的实际使用量×单价+主配件费用=总价。记者在西安一些定制家具店走访时发现,销售人员在报价时,往往只告诉消费者每平方米使用材料的价格,而制作衣柜时,安装搁板的金属扣件、轨道、合叶等都是另行收费。安装推拉门的话,门和推拉轨道的价钱还要另计。消费者如果不问清楚,仅按材料使用量来计算价格,做好后的衣柜一定会超出预算。

  2、陷阱二:材料用量算法不同

  定制家具最主要的费用是主材的价格。同样以定制整体衣柜为例,很多人都认为使用材料的用量就是做好后的面积,如果整体衣柜一共是3平方米,以为直接乘以材料单价就是主材的价格,却忽视了搁板、搁架使用材料的面积。一般定制产品特别是定制家具材料的使用量都要算展开面积,而不是整体面积。

  3、陷阱三:产品质量难判断

  采访中,记者看到,定制产品提供的样品都是以原材料来区别价格,同样规格的推拉门,材料不同价格也从4千多元到1万元不等,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很难区别出每种材料的差别。如果厂家在制作过程中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消费者很难发现。

  4、售后条款难以约定。

  “家具做出来之后,能够帮我把每一块料的材质都注明吗?”面对这样的要求,几乎所有店家都摇着头表示很难做到。至于售后服务,大部分店家都表示,所有定制的家具在制作前都会由设计师亲自上门测量,并将图纸传真或电子邮件发给客户进行确认,所以一般来说,“定制产品概不退换”。

  也有一家厂家位于苏州的店家表示能够在48小时之内退货,但前提是“必须要有正当理由”。至于何谓正当理由,店家表示,衡量标准由厂家确定。

  三、购买定制家具须遵循的原则

  业内人士则建议,在定制家具时,首先,要选择有一定知名度的正规厂家,在选材时,厂商一般可以提供小块的样品供顾客选择,选定之后,最好拿一块回家,用于送货时对比。而在家具制作全过程中,要与厂家充分沟通。在家具送到后,要认真验货,除了要求家具表面平整光洁之外,无法看到的边角位、背板等处也要认真检查,可以用手去触摸感知。打开所有抽屉、柜门,闻一下是否有异味。

  其次,消费者购买家具应选择有信誉度的生产、服务企业,对定制类商品应注意合同内容约定,对所购商品应注意产品标识、使用说明注意事项、有效期内的检测报告等相关资料;消费者购买家具应就送货时间、产品质保期、退换货要求等内容认真签订合同,以便日后维权。

  想要充分利用空间,度身定制一套适合自己的家具,却不料遭遇偷工减料;想要合理维权,退回家具,却又遭遇霸王条例,一句“定制家具不是成品家具,不退不换”让不少消费者左右为难。木界记者在这里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定购成品家具之前慎重选择厂家,购买时一定要看清楚合同。对家具生产企业而言,卖出产品的同时也应尽到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

公司标志
编辑:尤文
连天红 市场观察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