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仙游:文化“软实力”变成县域经济发展的

2009-03-19 14:37 来源:腾讯新闻 我要评论    

分享到:

    新华网福州3月16日电(记者胡苏)福建省仙游县利用地方传统文化的优势,积极发展工艺美术产业。目前全县工艺美术产业产值已达30亿元,解决了8万余人的就业,推动农民大幅增收,文化“软实力”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硬支撑”。有关专家认为,发挥地方文化优势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不失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仙游县自宋代以来就有木雕工艺传统,是我国东南沿海工艺美术的发源地之一。据仙游县委书记林建华介绍,2002年以来,仙游根据全县文化资源分布情况,制定了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狠抓区域品牌、技术研发、行业自律和销售渠道建设,初步形成了以乡镇特色产业为核心的雕刻、绘画、编织、漆器、仿古家具等5大集群,呈现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的良好发展局面。截至2008年底,工艺美术产业已成为仙游县支柱产业之一,产值30亿元,从业人员6万多人,工艺品种5000多个,产品远销日、美、欧、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仙游以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体现出四大优势:

    一是具有较高文化特色和附加值。工艺美术产业属于轻工业,但与之相关的研发、设计、营销、拍卖、收藏等行业又具有文化产业特性,具有较高附加值。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林庆全说,仙游工艺美术品最初起源于简单模仿,如今已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民间工艺和现代生活需求、审美趣味融为一体,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价值。

    记者在当地多家企业展厅看到,一套红木古典家具,对外售价最高可达100多万元。据林庆全透露,由仙游艺人制作的古典家具和木雕工艺品,已被海南省博物馆等国内多家文化机构收藏。2008年,全县独创新工艺32种,设计出200多个花色品种,使当地工艺美术产品整体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去年12月,福建省唯一一个省级古典家具技术中心落户仙游。

    二是转移农村劳动力,发挥带动就业的作用。据林庆全介绍,工艺美术行业目前仍然主要靠手工制作,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一家小型的加工厂就能吸收近百名农民工。仙游县总人口为105万,据不完全统计,工艺美术产业从业人员已有6万余人,加上包装、运输等附属领域,就业人数多达8万余人。
 
    记者了解到,人口仅6000人的坝下村,近年来制作仿古家具蔚然成风,已吸引了2.5万名外来劳动力,年产值超过5亿元。来自江苏南通的王绣华告诉记者,在这里可以边做工边学手艺,全仙游有1600多家工艺美术厂,“只要技术好,不愁找不到工作”。

    三是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随着工艺美术行业的产业化发展,当地农民和外来工收入得到明显提升。坝下的古典家具产业从2002年开始起步,到200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988元,比2003年翻了两番。年仅20岁的村民黄从妹学习木雕工艺3年多,现在已经能独立完成小型木雕工艺品制作,一年工资收入能拿4万多元。

    江西上饶人石有心在仙游打工已经5年。他十几年前开始到广东打工学木雕,后来到了仙游。老石说:“如今一年收入有5万多元,不仅远远胜过在老家务农,甚至比以前在广东打工收入还高一些。”

    四是加速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工艺美术产业及配套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加速了仙游县榜头、度尾、赖店、大济等乡镇的城镇化进程。记者在度尾、榜头等乡镇看到,到处是整齐的街道和大幅广告牌,村民盖的小洋楼排列两旁,不少村镇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工艺美术品交易市场。

    为了提升产业集聚水平,2008年仙游县与福建省古典工艺家具协会签订10亿元的投资项目,规划建设总面积达3000亩的工艺产业园,引导全县工艺企业分门别类入驻工业园区。

    林建华说,工艺产业园位于县城和榜头、度尾等4个特色产业乡镇的中间区域。4个乡镇集中了仙游的40多万人口,在这里建设产业园既可借助县城现有基础设施,壮大县城经济支柱,同时还可带动4个乡镇的农村城镇化建设。

    长期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文溥教授认为,对于县域经济发展,利用地方文化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是一条捷径。中国民间文化丰富多彩,几乎各县、各乡都具有独特的文化习俗,如果将这些民间文化元素融会于产品,可在国内外市场形成较强竞争力。仙游的工艺美术产业依托本地民俗文化传统,以较低投入和低耗能,解决了大量农民就业,带动农村城镇化和第三产业发展,获得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公司标志
编辑:毛新华
连天红 市场观察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