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中的破窗效应(2)

2010-06-04 14:39 来源:慧聪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所以,“破窗效应”在企业管理中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比如,在日本,有一种称作“红牌作战”的质量管理活动:

    ①清理

    清楚的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找出需要改善的事物。

    ②整顿

    将不要的东西贴上“红牌”,将需要改善的事物以“红牌”标示。

    ③清扫

    有油污、不清洁的设备贴上“红牌”,藏污纳垢的办公室死角贴上“红牌”,办公室、生产现场不该出现的东西贴上红牌。

    ④清洁

    减少“红牌”的数量。

    ⑤修养

    有人继续增加“红牌”,有人努力减少“红牌”。

    “红牌作战”的目的是,借助这一活动,让工作场所得以整齐清洁,塑造舒爽的工作环境,久而久之,大家遵守规则,认真工作。许多人认为,这样做太简单,芝麻小事,没什么意义。但是,一个企业产品质量是否有保障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生产现场是否整洁。这应该是“破窗效应”比较直观的一个体现。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桌上的财物,敞开的大门,可能使本无贪念的人心生贪念;对于违反公司程序或廉政规定的行为,有关组织没有进行严肃处理,没有引起员工的重视,从而使类似行为再次甚至多次重复发生;对于工作不讲求成本效益的行为,有关领导不以为然,使下属员工的浪费行为得不到纠正,反而日趋严重等。

    一间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上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而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很不好意思扔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随地乱扔垃圾,丝毫不觉得羞愧。这就是“破窗效应”的表现。

    制度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是,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制度多,有效的执行少。长此以往,企业的发展会很尴尬。笔者认为,“破窗效应”告诉我们:对公司员工中发生的“小奸小恶”行为,管理者要引起充分的重视,适当的时候要小题大做,这样才能防止有人效仿,积重难返。

    “破窗”效应的本质是要求社会和企业以及任何一个管理主体建立一种防范“破窗”的机制、修复“破窗”的机制、严惩“破窗”的机制、保护“守窗”行为、确立人人“守窗”意识,从而实现全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转。

公司标志
编辑:
连天红 经营管理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